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第一世湯傑千巴‧蔣揚欽哲旺波‧蔣噶旺貝蔣千行傳




Jamyang Khyentse Wangpo
 烏金督佳仁波切 於中華民國悉達多本願佛學會 講授
 
 張惠娟 居士 口譯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降臨世間,他所傳下的教證二法,由於過往上師及善知識們的執持與弘揚,使得至今仍有佛法可以聽聞。也由於他們的指導,使我們入佛門之後,知道要去惡行善,進入解脫遍智的道上,他們的功德是等同佛陀的。西藏四大教派中有一最重要的口訣就是「要知道上師善知識的恩德比佛陀還要高、還要大」。說明了上師的重要。

知道上師的重要後,必須對上師有信心、相信上師,但是對上師的信心要如何產生呢?就是要了解上師的生平事蹟,對上師的信自然生起。不論是顯教或密教,對上師的信心,都要透過上師行傳的了解,因此聽聞傳記就顯得非常重要。

第一世湯傑千巴蔣揚欽哲旺波的名字是袞噶滇貝蔣千,第二世的名字是確吉羅卓,第三世的名字是突登卻吉嘉措;在這三世仁波切的名字之前,都要冠上「湯傑千巴蔣揚欽哲旺波」,這個名稱為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賜。

湯傑的意思為一切,千巴是知道,合譯為「了知一切」。所謂「湯傑千巴」意即沒有一樣不知道的,是全知的;這四個字的涵義是不容易做到。以世間法來說,要精於歌唱、舞蹈等技巧,就得花上一 、二十年的工夫,更別提要完全了知了。因此蔣揚欽哲旺波名字之前冠上「湯傑千巴」就是意謂他對一切所知法的要點完全了知,而且對於西藏八大教派,他沒有不知道的。

蔣揚欽哲旺波到衛藏、西康等地遊學參訪十三年,在這十三年當中,親近了一百五十位上師,接受他們的教法、口傳、灌頂及教導。曾依止過一百五十位上師的,在西藏是絕無僅有的。他所依止的一百五十位根本上師都是不分教派的上師,其中不共的根本上師有四位,女性上師也有四位。他將依止一百五十位根本上師所聽聞的教法集結成七百大冊,這就現在來說是無法計算的。以大藏經為例,共約四百冊,而七百冊是遠大於四百冊的,所以它難以計數。即使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裡西藏教法的藏書也不可能有七百冊,且要七百冊均是不同的教法,更是困難。就密續教法而言,目前存在的只有五、六種之多,如:幻化網、喜金剛等,但當時蔣揚欽哲旺波就已聽聞到二十七種;他不但將所聽聞的教法合集為七百冊,並且加以修學,他親口講說自己對每一教派都非常熟悉;所以他是經學習後而成為智者、博學多聞的。試問世間能讀上七百本書的人有多少?且對於所學的七百冊教法,不只是讀誦而已,聽聞後,又自修自學。且所聽聞的是七百大冊而非七百小冊;因此蔣揚欽哲旺波的博學多聞和智慧是不可思議的,這就是所謂的「了知一切」。

其次,「蔣揚」是文殊的名字,即諸佛的智慧稱為「蔣揚」。西藏有很多上師是文殊的化身,而我們說蔣揚欽哲旺波為文殊的化身,是根據幾個原因來說的:文殊真實名經上記載:「赤松德真王是文殊化身」此乃佛陀親口授記的。赤松德真王在西藏有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個化身,如:第五世的達賴喇嘛是赤松德真王的事業化身,而其五個化身的總集就是蔣揚欽哲旺波。蓮師也授記赤松德真王的五個化身會總集於蔣揚欽哲旺波,並且說他出生時就有頭髮。當蔣揚欽哲旺波出生時,果真如蓮師授記般,頭髮長及耳際;也就是一出生就是長髮。蔣揚欽哲旺波在他自己的傳記也提到,他出生時就得到蓮師和文殊的攝受。他出生時,天空中出現「第」字的聲音,當時他的心並非一般的意識,而是已瞭知一切法,且對於他以前所有的轉世及過去所做的事,瞭若指掌。他對尋獲的法本或佛像,一看即刻知道它是寫於或製於什麼年代。比如第五世達賴喇嘛時的法本,他一看就知道是第五世達賴喇嘛時代的。再說到蔣揚欽哲旺波有肚子痛的毛病,為什麼呢?他回憶起自己還是一位印度班智達時,名叫拿吉寧千。當他在沒有人煙的山上修行時,一天一位外道國王帶著臣子來到他修持的地方,歌舞飲酒、盡情歡樂;開心之際,他們商議要做一件大事。有臣子建議去搶奪其他國度的村鎮,搜刮他們的錢財,有些則認為:「若能毀滅佛教,使他們改信我們的教法,這才是好事。」建議一提出,國王和其他臣子都一致贊同。當時空行母授記說:必須由拿吉寧千班智達誅除這些國王及大臣才能拯救佛教,若拿吉寧千不將他們誅除,佛教將此毀滅。因此拿吉寧千化為一頭牛。牛一出現,國王及大臣們完全還來不及知道它從哪兒來,就以牛角將他們牴死;由於這個緣故,蔣揚欽哲旺波才有肚子痛的果報。

又在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殷切祈請下,蔣揚欽哲旺波寫下寧瑪巴一百多位伏藏師的傳記。這是他於禪定的淨相中,了知這百位伏藏師的出生年月、出生地點、父母是誰、住世幾年、取出何種教法等等,除了文殊菩薩之外,是沒有任何人辦得到的。當時若你知道八百多年前有位名叫多傑湯美的伏藏師,其餘別無所知,以此請教蔣揚欽哲旺波,只要他稍作禪定,便能清楚的告訴你他是什麼時代的人、出生在何處、取出多少伏藏教法、現在仍有多少伏藏教法留存世間。所以他是文殊化身,他的了知是沒有任何障蔽的。

欽哲的「欽」是智慧的意思,「哲」是慈愛的意思,指對所有的眾生就如同母親對獨子般的慈愛。「旺波」是最好的、最上的意思。蔣揚欽哲指的是文殊菩薩現出人身,用意就是為了利益人道的眾生。

蔣揚欽哲旺波住世七十三年間,所做一切都是利益眾生的事,除此之外其他都沒做。他如何利益眾生呢?可以外傳、內傳,密傳三部分來講。
外傳講的是他的父母親、出生到圓寂前依止的上師、接受的灌頂、教法,如何傳給弟子,一生如何修持、修建幾座寺廟、塑了多少佛像等等。這些由蔣貢康楚仁波切寫下,已有英文版發行。

內傳記述他親見到八大教派的上師、本尊,且得到他們的攝受,並獲得八大教派近傳承的教法等,這些以我們來看都非常神奇。

密傳記述他經由不同途徑,親見印度班智達、成就者等傳授給他七種教誡,也就是密傳中提到的氣脈、明點的部份。

佛陀降臨世間,轉法輪是佛陀的利生事業,那麼蔣揚欽哲旺波的利生事業又是如何呢?在他的講述下由蔣貢康楚仁波切寫成了五部大藏教法:大寶伏藏、所知法遍佈(了解這個法後,其他的法都能了知)、教授藏、噶舉語藏、廣大教敕等五部大藏。這些教法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上師都還在教授及口傳。另有二部是過往印度修行教法全集和續部全集,現今薩迦法王在印度各地都還在傳授這二部全集的教授和灌頂,其中續部全集灌頂花了十年的時間。這二部全集是蔣揚欽哲旺波收集後,指示其弟子寫成的;它們的存在是他的恩德,我們才得以修持。

以上為名字的意義一「了知一切的文殊悲智最上」的解說。

蔣揚欽哲旺波出生在白玉縣的NaMoNa頂波家族(至今仍存)。他住錫的寺廟是現今的宗薩寺;他因寺名宗薩而被稱為宗薩蔣揚欽哲旺波。目前西藏存有四個教派,過去有八個教派,而蔣揚欽哲旺波是通達一切教派。若有人問他,你的教派是什麼?他一定回答是釋迦牟尼佛教派。在他之前,並無不分教派的教派,不分教派是在蔣揚欽哲旺波時代產生的。各位大部份是宗薩仁波切的弟子,對自己上師的傳記一定要了知。若要考證其是否屬實,可以閱讀過去所留下的文字。了知以後,就要修學對上師的信心和恭敬之心。經由上師的傳記,對上師生起信心,這種信心就十分堅定。

席間有人問:「蔣揚欽哲旺波相伏藏師秋吉林巴的關係為何?」

蔣揚欽哲旺波有六位伏藏師弟子,在這六位當中,和他互為師徒的就是秋吉林巴。大伏藏師秋吉林巴是赤松德真王第二個兒子的化身,而蔣揚欽哲旺波又是赤王的化身,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們二人有七世父子的關係。

秋吉林巴從岩洞中所取出的伏藏教法是意修持、除障的教法及金剛鬘的伏藏法,三者是蔣揚欽哲旺波和秋吉林巴共同的伏藏教法。秋吉林巴共有四位根本上師,其最重要的根本上師和大圓滿最根本的上師就是蔣揚欽哲旺波。秋吉林巴在其座下接受薩迦派普巴金剛教法時,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降伏了二十一位的魔障,並在夢中看到蔣揚欽哲旺波就是普巴金剛。第二個接受的是揚大本尊灌頂,灌頂時看到灌頂上師就是本尊,並看到上師背後有空行母,為上師撐著一把孔雀羽毛傘。由於秋吉林巴對上師的虔誠恭敬,在上師的加持下,五輪中喉輪的喉結因此而解開,這使得他在寫伏藏教法時,將空行文字寫成一般的藏文時,變得非常容易。吟唱道歌,也變得沒有障礙。接受貝瑪寧體灌頂時,看到的上師蔣揚欽哲旺波就是貝瑪那密渣,也看到了一髮母護法。當一髮母出現時,大地震動。一髮母並說將在三年內賜給上師和弟子成就。其次,在接受無死度母心髓時,親見到自己的上師就是度母,在整個灌頂的過程中,秋吉林巴見到自己上師的手、腳掌心上各有一隻眼睛,額間亦有一眼、見到上師共有七隻智慧眼。另外一篇授記文寫到「伏藏王的眷屬」,伏藏師之王指的就是蔣揚欽哲旺波,而「眷屬」在授記文中就寫到秋吉林巴。因此秋吉林巴和蔣揚欽哲旺波的關係是非常的深且密切的。
蔣揚欽哲旺波親見過很多的上師和本尊,包括蓮師、貝瑪那密渣、依喜措嘉等。他只要唸幾次七句祈請文即能親見蓮師,然而講這些親見上師本尊的情景彷若在講故事一般,意義並不大。但若依其名號來解釋這一段,仔細想想便可知道,蔣揚欽哲旺波已經成佛了;既已成佛則所有業都是清淨的,親見上師本尊、得授記是自然的了。三界輪迴中的眾生,就是有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障,所以對一切法無法了知。如:對於昨天發生的事,今天已不記得;明天將發生什麼事,今天地無法預知。為什麼我們會不知道或忘記呢?那是因為我們的所知障、習氣障並未清除,若能清除則就能瞭知一切了。

視上師為凡人,則自己只是一般凡夫,所獲上師的加持,也只是普通人的加持。如果視上師為有功德者,則自己稍微有功德,也能獲得上師慈悲的加持,對自己是有利益的。如視上師非常珍貴,上師在此世間是非常稀少,如奇珍異寶般稀少,會非常重視他,加持也就不可思議。

上師的事蹟必需與一般上師相符,而共同的事蹟又必需不同於其他上師,這才能顯出其不共、其特別。欽哲旺波的傳記與其他上師相吻合,如:一開始是依止上師聞法,修持、再為他人灌頂,此事蹟與一般人相同;另外還要更殊勝、不同;依止一百五十位上師、聽聞七百多教法、為別人灌頂次數多到無法計數,還磨破兩個寶瓶,受教的弟子也非常有名,如雲謙嘉察等。可以看出與其他上師相符,但又特別殊勝不同。目前有人到尼泊爾與法王合照,回到台灣後,說他與法王平起平坐,自稱為法王,他的行傳就與一般人不吻合。

這些年來台灣的上師多如雪片般的降下,其中有真有假,如每位都親近,也是相當困難,何況依止一百五十位;接受純正的七百冊不同教法、並實際修持,更難以想像;從三十八歲到七十三歲,足不出戶閉關,還能完成五部大藏、其利生事業,無法思議。諸如此類,已經了知上師事蹟,再思維自己的上師與他人不同,思維後所生起的信心,將會非常穩固。透過這樣的觀察,會發覺自己的上師比蓮花生大士、貝瑪那密渣還要殊勝,因為蓮師的行傳只是事蹟,沒有讓我們思維,觀察的空間,而欽哲旺波,是近代人親眼見到的,是可以觀察思維的。不對自己的傳承,仔細觀察思維,對傳承的信心,即會不穩,隨時都會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