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寧瑪派「密咒師」─咒士




同為密咒師(咒士)之  頂果欽哲法王與 敏林澈清法王


撰寫時間: 2005-03-16 09:48:37  
來源: 中國藏學
  [摘要]藏傳佛教寧瑪派中被稱做「密咒師」的特殊群體,既從事正規的宗教活動,又娶妻生子參加日常的生產勞動,兼具宗教職業和普通俗人雙重身份。這些密咒師的活動與苯教、巫術和藏族民俗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他們是藏族宗教、文化和民間信仰、習俗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關鍵詞]寧瑪派;密咒師;原始信仰;民俗

  [中圖分類號]B9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57(X)(2005)02-0075-06
  一、藏傳佛教寧瑪派及密咒師
  藏傳佛教寧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最古老的一個教派。此派教法專修密宗和咒術,並且以傳承弘揚吐蕃時期所譯的舊密為主。
此教派從組織和類型上分兩種, 第一種,其教徒是剃度的出家人,住在寺廟進行正規的宗教活動。還有一種是被稱做「阿巴」(sngags-pa)或「宦」(dpon,這一名稱多在安多地區 稱呼)的一類,他們既在寺廟唸經做法事專門從事宗教活動,又娶妻生子並從事日常生產活動。
這一類群體即密咒師,至今仍廣泛地分佈在廣大藏族居住區。千百年來,他們自由地活躍在藏族民間,有著自己的寺廟組織,其宗教法事活動、日常修習內容和儀軌,以及服飾裝束等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不同於寧瑪派的出家僧。
他們平常在寺廟或在家中進行日常誦經、法事儀軌等宗教活動,同時又和普通百姓一樣要結婚成家,參加日常的農牧業生產勞動,過著撫育孩子、贍養老人等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們當中有些人常年在深山寂靜之地閉關靜修,這些人擅長法術咒術,並以此特長在社會上活動。
密咒師在教法修習方面並不重視經典和教法理論,而專長於 密法實踐和咒術修煉。他們所奉行的教法、唸誦的經咒、舉行的儀軌、供奉的佛像、護法神和所住的寺廟等等都屬於寧瑪派,但又獨具特色。其教法主要有寧瑪派的九乘之說,有稱做「八大法行」的教法分支,其中分出世間五部和世間三部。密咒師的教法當中,瑪母神(ma-mo)、撒(gzav)、閻羅王(dam- chen-chos-rgyal)是最重要和最常見的護法神,尚有紅贊神、依怙護法、墓葬女神等等。
  藏語中對寧瑪派密咒師的稱謂共有兩種,一是「阿巴」(sngags-pa);一是「宦」(dpon)。「sngags-pa」的意思是密咒師或持咒者,「sngags」是密宗、密咒之義,「pa」指人。
這個名稱就表現出了他們的特性和特殊身份,他們是專門唸誦密咒、專修密宗密法的人。 「dpon」的本義是「官」,密咒師和官有什麼聯繫呢?
有人研究認為:此稱謂「起源於吐蕃以苯教治國時期,藏族部隊中每一個編隊『日』(ru)要有一個『宦』,叫『日宦』(ru-dpon),負責出征時選擇日子,搞祭祀等。後來這一習俗被保留下來,在很多村莊仍有『日宦』,簡稱『宦』,負責婚喪擇日、生小孩取名、防雹護苗等等,不過已佛教化了」。
但另有說法認為,「宦」的藏文不是dpon,而是hvum字,這是密宗經典中常見的一個咒文,讀音近似於「宦」字,因他們專念這樣的咒語,故稱這些密咒師為「宦」。但在漢語中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在一些漢文論著或資料裡我們可以看到以下這些稱謂:「阿 巴」、「俄巴」、「俄華」、「宦」、「喚」、「奔」、「本」、「本本子」、「本布子」、「棒棒子」、「密咒師」、「咒師」、「密宗修行士」、「密修士」、「密宗師」、「居家寧瑪派」、「持密者」等。以上這些不同的稱謂均涵蓋於三種類型中:即漢語音義、漢語俗稱、表示其性質和特點的名稱。
「密咒師」作為一個群體,被稱做「俄芒」(sngags-mang,「俄」即密咒,「芒」為多之意);他們進行誦經供佛等法事活動的寺廟相應地稱為「俄康」(密咒殿);而四周供養和信奉他們的村落稱為「俄第」(「第」為村子之意)等等。可以說在不同的地區、範圍,密咒師有著不同的稱謂,和他們所處的不同環境與不同的語言有直接的關係。
  寧瑪派作為一個古老的教派,最初形成時就有剃度的出家僧和密咒師兩類。在佛教傳入藏區之前,藏族的原始宗教和苯教在吐蕃已經非常盛行,直至很長 一段時期苯教的上師在國王左右以巫術法術等輔佐國政,在牟赤贊普及直貢贊普時期苯教發展極其興盛,苯教徒享有很高地位,當時苯教徒是以在家的形式活動在社會上的。
他們當中的在家教徒也稱「阿巴」或「宦」(在安多地區),他們既是宗教職業者也是在家俗人,主要修煉苯教密宗並擅長咒術和法術。8世紀吐蕃贊普赤 松德贊迎請印度高僧蓮花生和寂護大師到吐蕃修建桑耶寺(787年建成),並剃度「七覺士」出家為僧之時,出現了藏族歷史上最早的佛教僧人。
這時吐蕃社會中的佛教就已經有了出家僧和在家密咒師之別。後在11世紀由素爾家族「三素爾」之一的索爾波且·釋迦迥乃正式創建了寧瑪派這一教派,此派教法由蓮花生傳下來 後一直傳承著密宗教法和咒術,並且以傳承吐蕃時期所譯的舊密為主(此即被稱為寧瑪派—舊派的緣故)。
密咒師古老而久遠的法脈傳承和傳統沿襲至今,從未改變,他們的特性也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寧瑪派形成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其實是分散發展的,直到十六七世紀才開始出現了比較有規模的寺院,也許這就是密咒師得以活躍在民間並存在至今的原因之一。
在藏族傳統史籍中寧瑪派的出家僧和密咒師分別被稱做「身穿棕紅袈裟之出家者」和「身披白色袈裟之蓄辮者」。
  從藏傳佛教發展的歷史來看,寧瑪派密咒師的出現和他們與民俗相融的一些特性以及從事的法術、儀軌等等傳統都與藏族民間信仰和苯教有著千絲萬縷的 聯繫。在藏區,苯教和民間信仰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其力量也是巨大的。
佛教傳入吐蕃後,便以自己的一些教理和儀軌與苯教及民間信仰相適應,將藏族本地的一些神祇、或古老儀軌、習慣吸收過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來吐蕃傳密法時就降伏了眾多鬼神,並收服它們作佛教的護法神。很多地方神祇僅 僅賦予它們一些比較符合密教術語的新名稱就可以進入藏傳佛教的萬神殿。
苯教中的年神、贊神、星曜撒等極大部分鬼神因此堂而皇之地進入了佛教的神殿,把八部鬼神中利濟人們的詮釋為神,把那些危害人們的稱作鬼魔。而且,在形成教派的過程中,藏傳佛教始終沒有忽略把藏族原有的宇宙觀、神靈觀、神話思想、儀軌等納 入自己的體系之中。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佛教和藏族民間信仰互相融合、雙向發展的過程。經過長期的發展,藏族民間的宗教信仰便有了多重性,在一定的信仰範圍內,人們心裡神、佛、巫師與喇嘛在很大程度上是並行不悖的。
  寧瑪派密咒師最重要的外部特徵是一生都蓄髮留辮,將長長的發辮纏繞在頭頂,再用頭巾裹住,頭巾大多用紅布,部分也用黑布,依不同的地區而異。這 種發辮被稱做「俄拉」(sngags-ral),意即密咒之髮辮。
密咒師開始蓄髮時須經活佛或上師誦咒加持灌頂,髮辮對他們而言是非常神聖的,終生不得剪 下或拆散,除非在特殊場合。如見自己的上師和活佛時可以拆下纏繞在頭頂的發辮以示朝拜和尊敬。
這一裝束和苯教的密咒師極其相似,但在轉經、拜佛、轉嘛呢輪時苯教和佛教在方向上有區別,佛教徒是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而苯教則是逆時針方向。這一點很關鍵,信徒甚至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特徵。同樣藏傳佛教萬字符象 徵符號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苯教稱做「雍仲」的萬字符象徵符號則是逆時針方向。
  除了頭纏髮辮再裹頭巾以外,密咒師平日的裝束跟普通老百姓並無兩樣,在特定的宗教場所從事正規的宗教活動和儀軌時,與寧瑪派僧人相同,也穿紅色袈裟,不同的是外披白色的披風袈裟。
  二、青海海南藏區寧瑪派密咒師的法事儀軌及其意義
  藏族地區密咒師的宗教活動、有關儀軌和在寧瑪派信仰地區流行的民間民俗活動普遍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內容和特點。他們教法中包含深奧繁冗的內容和 紛繁複雜的儀軌程式,各種法事功能各異,各具特色。
誦經作法需要諸種法器並要作諸種裝扮裝飾,還要供獻、酬酢諸佛菩薩和各種神祇,製作各種施食及模型。我們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農牧區密咒師的一些宗教活動和儀軌中可看到藏族農區與牧區密咒師所作儀軌的異同。
  牧區的密咒師,由於生活方式傳統和條件所限,沒有固定的密宗殿等正規活動場所,每年夏季的法會是他們一年當中最隆重最正規的宗教法事活動。
他們平日只在家中唸經、修行或為當地牧民做諸如超度亡靈、招魂驅鬼、招福等法事服務。按寧瑪派的傳統,農曆每月初十的「初十會供」都是他們誦經和祈禱的日子,這時他們當中居住臨近的三五人聚在一起誦經祈禱,其他時間他們設有什麼集體的法事活動。
沒有家庭拖累和負擔的密咒師則常年在深山老林獨自閉關修行,一般年 長者居多,他們對世俗之事不問不聞,儼然超脫於世俗凡塵之外,但其飲食還得依賴於家人的供養。
牧區密咒師一般的修行內容是寧瑪派的四加行法。四加行法是修行密法最基本的前行修法,包括:皈依發心、金剛薩埵及三十五佛懺、供曼陀羅、上師瑜伽法等,這是修行其他任何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法以及大圓滿法、事、行、 瑜伽、無上瑜伽等四續密法的基礎。他們主要依寧瑪派的三根本法而修,即上師為蓮花生持明集身;本尊:八大法行;空行母:大樂女神。關於三根本修法所依上師、本尊和空行母因地因人而異。
  同德縣唐干、谷芒兩鄉屬滾公瑪大部落dgon-gong-ma的三個牧業部落每年的夏季法會和草原盛會即從農曆六月初一到十日舉行。當地百姓稱為skyid-srung,意思是整個部落的護佑法會。現屬於同德縣唐干、谷芒兩鄉的三個牧業部落:年那部落(mywa-nag,7個村),華卻部落 (dpal-mchod,4個村)、吾嘉部落(vu-rgya,6個村)均有分屬小部落,共約有1500戶人家。
  年那部落約有270戶牧民人家。依2001年年那部落舉行的法會,其儀軌及具體情況如下:法會自農曆六月初二至初七興行,共6天。參加法會的密咒師有10多位,同時還有本地格魯派寺院尕木吾寺的活佛和50位僧人參加,僧人誦經內容主要是供養經,還有嘛尼、六月之供養等,法會期間總共完成3500 次供,包括:上師供;水供;藥師佛,水供;大威德金剛,獻八供;依古貢保護法簡儀,食子和二水供。
  草原上的法會和諸多宗教儀軌是在帳篷中舉行的,僧眾誦經的帳篷都非常大,一般能容納200—300人。大帳中設有活佛的法座,擺放各種法器、供品和經書,懸掛唐卡畫等。
按照傳統,僧人們晚上均住在大帳中,但現在有條件的僧人可另外分別住在自己的帳篷中。法會的所有帳篷都按圓形依次排列,僧人帳篷 為多,還有法會服務組的。
服務組大約由十幾人到20人組成,主要是給法會僧眾提供飲食起居方面的服務,領導和組織者一般是村落頭領,總體管理所有事務,包括法會和群眾的有關事宜。法會上牧民帶來帳篷的比較上,因為他們就在夏季草場放牧,均住在附近草原。
他們每日輪流在家中留一兩個放牧的,其餘的人都來參加法會,來時每戶都帶來一些點供燈用的酥油和祭祀用的糌粑面等東西,通常是男的帶祭祀糌粑面女的帶酥油用於法會。牧民們參加法會,可以朝拜活佛,請活佛賜福祛病,也可以聽經磕頭,煨桑轉經。
轉經是是圍繞僧人唸經大帳轉圈,一般是婦女和老人多一些,尤其是那些身體狀況差的婦女兒童。無論颳風下雨法會會照常進 行,轉經的人也不會因天氣的原因而停止。牧民百姓平日很難見到活佛,這時是難得的機會,他們會以非常虔誠的心朝拜活佛,並供獻財物等。
活佛的親屬、長輩都會非常崇信活佛,來見活佛都要摘帽或叩首,就是年長的密咒師來見活佛也不例外,他們將纏在頭上長大的辮子解開以示尊敬和朝拜。活佛的地位和威望很高,一切難以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個人的或是集體的,還是部落內部的糾紛等,群眾都希望活佛來指導,並幫他們解決,而且活佛說話很有效力,百姓信服。
法會期間活佛為僧眾和群眾誦經傳法,此次法會活佛傳《往生經》「頗瓦法」。
  「密咒師」們所作法事活動如下:依據誦經儀軌的內容製作了一種稱作「亞居康桑」(yarbcos-khang-bzang)的模型,它是一種禳災供神用模型,「居」bcos即禳解術,「亞居康桑」意即高高供獻之妙善宮殿,用白羊毛線纏繞木條做的房屋樓閣模型,呈白色,此「亞居」專門用於祭供十三 戰神,而且在誦經完畢後要供在山頂等高處,內裝各種食子、供品和塑像。
模型頂之造型包括五行標誌(nam-mkan-lnga-vdren-gyi- khang-bzang)、戰神隨從等,四角還有傘蓋等等。十三戰神的圖像分別一一掛在模型的四周等十三個方位,並有其名稱、身色、坐騎、五行相的說明 等。
模型中包括十二生肖、九宮、八卦等五行算的象徵,和食子、供品、塑像供物等,其中還有糌粑塑的一隻龜,其背上有須彌山的造型;最裡邊塑有稱「公季四神像」(gong-tsi-lha-bzhi)的四神佛圖像,即釋迦牟尼佛、大日如來佛、文殊菩薩、公季神像四神佛。
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動物造型,包括天上飛 的,地面行的,地下跑的各有九種,四角有守門四動物(sgo-bzhi),即虎、獅、蛇、豬等;底部擺放有牛奶、酸乳、五穀、羊肉、供酒等供品,並有一團叫「木它」(dmu-thag)的羊毛線,其線表示長壽,也是藏族先民認為是與天神連接的天繩,其線的一端從模型中長長地一直延伸到帳外。「亞居康桑」屬 於一種禳解術的用具,能復甦「風馬」的損害,也類似「風馬」的作用。其中的九宮(sme-ba-dgu)圖是五行算中按龜背九格分列成九個數,第一宮為白色,象徵藥物;第二宮為黑色,象徵魔;第三宮為碧色,象徵龍;第五宮為黃色,像征戰神;第六宮為白色,象徵君王;第七宮為赤色,象徵妖;第八宮為白色,象 徵地祇;第九宮為紫色,象徵火。
五行相配,三白屬金,黑與碧屬水,綠色屬木,黃色屬土,赤紫屬火。九宮中包括生、命、五行天下陰陽等占卜之項,其具體作用:第一宮白方可擊退提巫讓獨腳鬼;第二宮黑方能禳解復活殭屍引起的所有危害;第三宮藍方能撫慰痛苦;第四宮綠方能驅除土地神之邪祟;第五宮第六宮白方能 制止厲鬼躬嗚(vgong-bo);第七宮紅方能戰勝詛咒(phur-kha)的惡力;第八宮白方可防大神;第九宮紅方永保幸福。其中的八卦代表火、地、澤、天、水、山、雷、風等五行算中的八種事物,為八種卦爻。
  「密咒師」們每日在帳中不斷誦經,唸誦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供祭十三戰神,法會期間要將各種食子投入桑火中祭神,祭祀有特定的儀式,通常是每4人一 組輪流繞祭台獻祭,一一供祭十三戰神,每天要祭13次,牧民群眾男女老幼都來到帳前,男女分別帳前一字排列坐著,按傳統的習俗男的在左,女的在右,祭祀一開始便有四五人分別舉著戰神旗、戰神箭、供食、供水等在帳前排列,這幾人一般是部落裡年輕的男性(只允許男的來擔此任),當帳中唸誦到某一戰神的內容時, 相應地人們就要祭此戰神,隨著在帳外眾人一起高呼「拉嘉羅」(lha-rgyl-lo,神必勝)的同時,他們也高呼著「拉嘉羅」快速奔向帳前不遠處煨桑的祭台,這時後面的2人將手中的食子和供品投入祭台煨桑火中燒施,繞一圈再返回帳前,並再一次高呼「拉嘉羅」,遂將高舉著的旗子轉交給後面的人,後面的4位 繼續繞祭台跑一週進行祭祀,共需要13組人正符十三戰神之數。
祭十三戰神的朵瑪有:叫做「圍央四門」(gyangs-ra-ba-sgo-bzhi)的四種動物,即馬、綿羊、山羊、牛;還有一種叫「霍目撲工」(hor-mo-phur-dkong)的小朵瑪;象徵九宮、八卦的朵瑪;以及「五種朵瑪」 (vdor-chos-sna-snga)等,這些朵瑪最後都在煨桑中用作燒施祭神。
  法會期間還製作了一種叫做「妒」gto的黑色房屋模型,或稱「米卡扎其」(mi-ka-bra-mchu-gto),這是祭給鬼妖的一種模型,禳解鬼妖魔(dgegs-bsdud-vdre)等的危害和損傷,主要的禳除咒語的傷害。它呈黑色,全用黑羊毛做成,裡面有糌粑做的俑(glud),誦經 後要扔到隱蔽底處或地溝中供給一些鬼魂等。實際上這也相當於一種消除惡障和謠言蠱惑的食子。模型中有21位黑色的人形俑,其中間2個是鳥頭人身,右手持繩,左手持矛;其餘19個俑右手均持刀劍,左手持箭,頭戴花帽,口中伸出長長的紅舌,誦經時要將俑手中的刀箭等武器砍掉,意思是制服鬼妖,不讓它們作祟。 事後這些人俑都被扔到外邊。
  祭神的最後一天是煨桑儀式,首先大家圍繞祭台煨桑轉圈,眾人高呼「拉嘉羅」,點起桑煙祭神,然後小夥子們牽著馬圍祭台轉三圈,隨後他們情緒激昂 地跨上駿馬,手中揮舞著神旗,並高呼著戰神的名字,分別將宮殿模型供到高高的山上,獻給戰神,又將「妒」的模型拋到溝裡,祭給鬼神。最後還舉行了賽馬活動和歡慶活動,這也是供獻戰神的一項內容。
  在貴德縣農區,密咒師的活動與牧區不盡相同,他們一般都有固定的寺廟(稱「俄康」),要定期集體進行誦經會等法事活動,「初十」誦經會供是農曆 的每月初十密咒師必須要進行的儀軌。
其餘時間各自在家務農或自己閉觀靜修,或為村民進行一些日常的宗教事務,一般應村民之需要而定。誦經祈禱、主持一些特殊儀式等等,都是他們日常的職責和工作。
除了平日誦經外,最常見的活動是占卜打卦、推算吉日和超度亡靈等事。貴德縣羅漢堂鄉、尕讓鄉地區主要是寧瑪派密咒 師的信仰地區,其教法傳承歷史悠久。分佈在各村的「俄康」,均系海南州共和縣當家寺的分寺,當家寺在海南地區共有18座分寺,貴德縣就有它的9座寺廟,其和藏區寧瑪派的各大主寺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羅漢堂鄉羅漢堂村的羅漢堂密宗寺是其中較大較有名的一座密咒師寺廟,「修建於第三十八代藏王赤松德贊之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教法傳承等來源於西藏的敏珠林寺以及康區的西慶寺等。
  這裡以羅漢堂密宗寺為例來看看農區密咒師日常進行的一些法事儀軌和活動。羅漢堂村全村約200多戶人家,至2002年羅漢堂密宗寺有60位密咒師。羅漢堂寺管會由一位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名成員組成,寺院內部的組織機構成如下:
  1、寺主,堅貢活佛;2、金剛教長1位;3、領經師1位;4、掌堂師(貴格)1位,負責紀律、戒律等;5、恰日師(chab-ril-ba)1位,負責法會期間經事的侍應生;6、管家等執事若干名。
  以上職位除恰日師外,均由全體人員選出後,再經寺主活佛批準確定。
  恰日師和法會儀式所持法器者,號手、鼓手、嗩吶手等由掌堂師指定選出,他們各有固定分工。
  羅漢堂密宗寺一年當中的固定法會(按農曆)主要有:
  正月初六日至初十日,初十大會供;初八至初十日,舉行蓮花生八大名號跳神(vcham)法會。
  跳神舞共分12部分,節目如下:1、斷障舞,2、加持舞,3、神飲舞,4、刀舞,5、會供舞,6、十六骷髏侍者舞,7、會供和十六骷髏侍者的混合舞,8、儀仗舞,9、五部空行舞,10、蓮花生八大名號舞,11、瑪、薩、丹三護法神舞,12、護法神、山神、地方保護神舞。
  二月一日至二十九日,每日半天時間,誦大白傘蓋佛母經、度母經、皈依經、如意祈禱經。四月十五日,齋戒。五月十四至十五日,西方極樂世界經、無 量光佛供。七月十日,初十大會供、上師密集經、蓮花生八大名號經。八月,獅面佛母經、六獅面本尊經,共需7日。九月十日,跳神法會,包括十六骷髏主、文昌 神、本地護法神的跳神舞。十月三日至七日、十二日至十八日,靜、怒普賢(度忘經)。十二月,伏魔怒相獅面佛母經、金剛橛經、鎮惡閻羅王經。
  其他各村「俄康」的人數、組織規模等相對較小。如尼那村「俄康」至2001年共有密咒師20人,尼那村全村共140餘戶人家,近600人,信仰群眾近50%。
尼那「俄康」大小事務主要由寺管會負責,由主任領導管理。法事儀軌方面有領經師和掌堂師各一位;該村參加密咒師的程序比較簡單,自己向寺廟 提出申請和願望,經寺裡的同意後,在老師傅的帶領下舉行入教儀式,保證遵守教法戒律和規章制度,從此則可蓄髮正式成為密咒師,並參加法會學習密咒師的一切教法。
入教者一般都是成年人,成年人以上對年齡並無限制,按傳統一般是家族世襲者居多,但現在入教者已經不局限於家族傳承了。
  尼那「俄康」全年的固定法會或誦經活動累積共25日,其時間如下(按農曆):四月十二至十六日,嘛呢經;八月五至九日,金剛橛法;八月十一日十五日,靜、怒普賢(度亡經);九月五至九日,獅面佛母法;九月十二至十六日,馬頭金剛法。
  密咒師一般還要主持或參與婚禮、喪葬等紅白喜事之儀式。在農牧區密咒師們還要施行防雹阻雨等法術,尤其在秋收季節這是他們履行的重要職能,防雹 師按他們解釋的法術,需要專門的修煉並有它完整的儀式,但主要是憑藉平日修行功力和咒力,以及虔心禱告修行本尊而以本尊的加持之力達到目的,還要對掌管雷電雹雨的八部神眾根據不同情形分別從息、增、懷、誅業等四業之法而施咒術。
這種法術一般在家族內部父子之間以世襲傳統傳承。在他們看來,這些法術並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它只是一種世俗生活的需要,所以他們認為防雹能力等法術並非神秘莫測,沒什麼了不起,他們注重追求的是修行本尊的咒力。
  三、結束
  宗教現象的實態具有二重結構,一種是以寺廟為主體的具有嚴密組織性的所謂「正統宗教」及其組織化的活動;一種是與被組織化的正統宗教相異的信仰 習慣及其具體化了的民間宗教活動。
民間宗教活動一般可分為純宗教性質的活動和與民俗相融的活動兩類。前者主要是鄉村寺廟舉行的法事活動和集體誦經活動,大多有村民共同參加。而後者包括民間普遍的民俗節日、傳統信仰和習俗禁忌等。在廣大的藏族民間與原始信仰(如祭祀、煨桑、山神崇拜、占卜打卦、祈福禳災、超度亡靈、驅鬼招魂、堪輿風水、防雹求雨、降神作法、修煉法術等)有關的宗教活動比較盛行,這些已演變成一種地方性的民族習俗,有些活動更多地具有群眾性的文化娛樂和物資交流性質(如原為祭祀地方保護神而現已演變成為每年夏季舉行的物資交流的青海貴德「六月會」),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這些與民俗相融的民間宗教或原始宗教信仰、巫術等,在寧瑪派信仰地區或密咒師生活的地區,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宗教、文化、民俗、歷史傳統、人們的思想觀念、生產生活等都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與密咒師的存在和活動息息相關。
作為一般信眾更多的是想從佛教中得到庇護和尋找符咒驅邪,在生存中獲得支持,而並非想瞭解深奧的教理、繁雜的儀軌和龐大的組織。那些更具有實用性、神秘性,並帶有巫術色彩的東西深深吸引了群眾的信仰。類似於巫術中某些內容的密法和與佛教原本沒有任何關係而又以佛教的名義流傳的古老的宗教習慣,往往是老百姓最感興趣和對他們最有吸引力的。
而這正是寧瑪派密咒師出現和存在的真正意 義。密咒師們所進行的有關祭祀、驅邪禳災的儀式和巫術活動,便是他們針對人們各種不同的具體需求和願望,為了實現人與神之間的和諧與人們的願望而進行的,因此可以說,他們是藏傳佛教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是人與神之間溝通的中介,他們既是佛教徒,又是藏族原始宗教、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參與者、執行者、經營者及具體代表。
  [本文責任編輯 季垣垣(特約) 黃維忠]
  [作者簡介] 東主才讓,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 1000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