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持天*文章拾荒者的惜字庫房 凡是跟我生命有關的文字,不管是世間、或是超出世間的相關,我都會把它逐一收藏在這裡!我只是一個愛好文章的瘋子....這裡是我走過人間山水之後得到的文字寶貝!!
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藏傳佛教甯瑪巴之傳統
藏傳佛教甯瑪巴之傳統
陳建強編寫
藏傳佛教甯瑪巴(紅教)之傳承系統可分為三:(甲)長遠流傳之「教傳派」傳承(噶瑪);(乙)短傳之甚深「岩傳派」傳承(德瑪);(丙)極近之「清淨相狀」傳承(笛冷),乃成就者於「清淨相狀」(定中)親受上師及本尊傳授法要。
(甲)長遠教傳之「大圓滿心髓」
(卓千領體)傳承系統(噶瑪)
跟據藏傳佛教甯瑪巴之「九乘」教法(分別為「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內三乘」:作密、行密、瑜伽密;「密三乘」:嗎哈約噶、阿努約噶、阿的約噶),最高的教授被稱為「大圓滿」(梵音:阿的約噶;藏音:卓巴千波,簡稱「卓千」),其教授可直接瞭解自性而能「即身成佛」。「心髓」(領體)教法以不同方法來直接達成「大圓滿」之最深層教授。故此,「大圓滿心髓」(卓千領體)作為一門教法,乃將「覺悟者」(佛陀)──具足三身(法、報、化)之義理加以顯露出來。這個傳統分別由三種傳承體系弘播於世:
(一)諸佛之「心意傳承」──此傳承由原始之「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傳予「報身」之五方佛。於此傳承內,上師之傳予弟子,不假言說或表示,而只用心意傳達。
(二)持明之「表示傳承」──此傳承由「報身佛」金剛薩埵將灌頂及法要傳予「化身佛」嘉饒多傑,人間之第一位上師。再由嘉饒多傑傳予蔣巴舍寧、詩列星哈、渣那宿渣、大班智達卑瑪那密渣及上師啤嗎森巴華(蓮花生大士)。作為一位已具足證量及了悟法性之持明,其傳予弟子之方法只用一種表示或念一句咒語而已。
(三)證量瑜伽士之「口耳傳承」──此傳承乃由上師,用口傳之灌頂及教授,直接傳予弟子們。此傳承於九世紀初,開始傳入西藏,當時有兩大系統:
大班智達卑瑪那密渣傳授之「卑瑪心髓」;
上師啤嗎森巴華(蓮花生大士)傳授之「空行心髓」。
至中期大師龍清饒忠巴尊者,將這兩大系統加以結集大成,至今此「口耳傳承」仍繼續不斷。
遍智龍清饒忠巴(龍清巴尊者)(1308-1363),偉大遍智法主,乃甯瑪巴傳統內最偉大之「大圓滿」上師之一,亦是極光輝燦爛之最具原創力的大學者。他寫了二百七十多種著作,但現今留存下來的只有二十五種著作,最有名的是《七寶藏論》及《三種三論》,至今仍是最為人所樂道的。龍清巴尊者之《七寶藏論》是為了闡述「九乘」及「大圓滿」十七套主要密續之不共甚深意義而寫的。為了傳授真正的「大圓滿」修法,龍清巴尊者將自己的岩取法要,與及吉尊獅子自在尊者及啤嗎力周莎尊者之岩傳法要結集起來,並綜合了蓮花生大士之「空行心髓」及卑瑪拿密渣尊者之「卑瑪心髓」,而成為五大部之《四種心髓》。並以其證量來詮釋所有有關之實際修行方法而成為《三種內在精華》(即《喇嘛仰的》、《康卓仰的》及《深母仰的》)。
如是地,「教傳派(噶瑪)」之傳承教授,由原始佛普賢王如來一直流傳至今天,從未間斷。「教傳派」之教授,後來被笛打甯巴尊者(1646-1714,敏珠林寺之始創人)及其弟弟大譯師達瑪師利(法吉祥:1654-1717)加以結集,並於最近被依怙主敦珠寧波車第二世,重新編輯而成為五十八函之《寧瑪噶瑪》。【貼者注:後人又在此基礎補充整理成120函的“噶瑪”。白玉土絨仁波切負責刻制的噶瑪雕版就是雕刻整套大圓滿教傳經典。】
(乙)短傳之「岩傳派」傳承系統(德瑪)
岩傳法要共有六個傳承體系,除了先前已提及之「共傳承」為「心意、表示及口耳」三種外,還有「授記灌頂、心意指令及空行付託」之三種「不共傳承」。更詳盡的開示,請參閱依怙主敦珠寧波車第二世所著之《藏傳佛教甯瑪教史》(英文版乃智慧出版社發行,745-749頁,1990年;漢文版由劉銳之上師翻譯之《西藏古代佛教史》,密乘出版社發行,236-241頁,1973年。)
岩庫寶藏乃由蓮花生大士及移喜磋嘉佛母將法要藏於岩內,並命其有證量之弟子,在最適當之時候轉世為已授記(預言)之「岩取者」,將重要之法要取出,以利益當時之有情。岩取法要可分為兩類:物質性之東西屬於「土岩」(莎德);若從「岩取者」之心意中取出者,則屬於「意岩」(貢德)。又岩庫寶藏(德初)若以教法來分類,可分為三大類:
(一)上師意集──蓮師之寂靜及忿怒修法,並細分為外、內、密、密密之不同修法。
(二)大圓滿教法──有關「且卻、妥噶」等法要。(「且卻」──意指「立斷」;「妥噶」──意指「頓超」)。
(三)大悲法類──大悲觀世音之重要法要。
能將以上三類之岩庫寶藏開發及取出者,被稱為「大岩取者」,若只能將其中之一或二類岩庫寶藏取出者,則被稱為「小岩取者」。蓮師曾授記:將有多於一百位「大岩取者」及數百位「小岩取者」出現於世間。
以下是從第三世多竹清寧波車,吉美天沛尼瑪(為敦珠甯巴八子之一)所著之《殊勝海洋寶典:岩藏法要傳統之闡釋》一書中節錄出來,並由湯德活佛英譯。於奧卡卓所開發之金剛薩埵授記,有如是之開示:
「蓮花生大師於紅面人之地(西藏)燃點著顯、密聖法之火炬,並將染汙情緒之黑暗驅走。因應未來之人們不能嚴守戒律,並以自私之心及狹隘之見來修習法要。於當其時,一般教授與修法之作用已經消失。就算他們仍在修習,也是徒然及會感到厭倦的。
故此,遍智者(即蓮花生大師)運用其智慧以利益有情,將所有甚深法要,由其命令加以封緘,並將之埋藏成為岩庫寶藏。當要開發之種種徵兆及其弟子已出現時,那些埋藏之教法將會漸漸地顯露出來以利益有情。為此,他(即蓮師)作出了祈願與付託。」(請參閱《西藏隱藏之教法》一書,智慧出版社發行,1986年版,145-6頁。)
如此,岩庫寶藏先被埋藏,之後被已授記之「岩取者」們加以開發。所有這些皆因蓮師及其眷屬(包括王臣等二十五人)之偉大願力,為了未來黑暗時期眾生之利益而作的。同時亦因應勇父、空行們之加持力而獲得的。故此,只是岩庫寶藏之開發與啟示,亦足已引發出重要的功德:邪惡的人與非人之力量將會衰弱;有德之士之光輝將會增長;而黑暗時期之惡化(如:戰爭、疾病、饑荒等等)將會平息。同時,亦會幫助使「教傳派」(噶瑪)教法之壽命加以延長,並能使聖法及其成就者之壽命與事業,以至所面對之一切障礙得以消除。
簡短地說,持明吉美甯巴(無畏洲)尊者於其著作《灌頂之解釋》中,提出隱藏之岩庫寶藏有四大作用:
(一)避免教法衰敗;
(二)避免教授受到污染;
(三)避免加持力量失卻;及
(四)令傳承縮短,以保持「傳承暖」。
又蓮師早已預知末法時代,佛法將受到很大的障礙。教法會隨時代之種種障礙而受影響,例如:門戶間之爭鬥、疾病、政治不穩定、教法受王臣所破壞等等。為了平息此等障礙,及悲憫末法時代之眾生,蓮師便加持一些重要法寶,並授記其具證量之弟子們,化現為不同之「岩取者」。於不同之時代,因應當時之眾生及時節因緣之成熟,將適當的本尊、咒音、事業等等之不同修法加以開發,以配合適當的時機,應病與藥(猶如現代之「時間錦囊」)。故此,這些岩庫寶藏(德初),實為由蓮師本人之「暖氣」所呼出之法要。因沒有任何之污染及錯誤,所以這些岩庫寶藏極之具力,修習它們時幾乎沒有任何障礙,修習之成就極易獲得相應,而其結果亦能迅速達成。
依怙主頂果欽哲寧波車亦曾開示:「岩庫寶藏有三種特殊之功德:(一)由於傳承極之接近,岩庫寶藏擁有極大加持之暖熱;(二)由於岩庫的文字,經受過經續之考證,確實無誤,因而其來源極之清淨;(三)其因應適當時候及眾生根器之成熟而被開發出現,故此實為一條永不式微之甚深道路。」(請參看《智慧之光》第一冊,香拔拉出版社發行,1995年,213-4頁。)
相對於後期之「岩傳派」法要,「教傳派」法要及早期之「岩傳」法要,皆經歷過長遠流傳之無數上師。這些教法之力量,因種種因素而呈現衰落現象:若教法落於一些不適當之人士,或破誓者之手上;又或被一些個人將自己之不被授權及公認的著作加諸於法要之上,因而被污染了。特別是長傳的法要,往往受著很多障礙。在那漫長的傳授過程裏,於其傳承之「傳承人」中,可能有些因未曾好好修習而沒有任何證量,整個傳承之力量會因此而呈現衰退。更有很多的情況是受法的弟子,根本不太清楚自己所受法要之傳承系統,是從何而來的。若然如此,實質上是極之困難得到任何相應或成就的。
故此,若能夠修習「新近開發之岩庫寶藏」[即所謂「新寶藏」(德莎)],由於是「岩取者」本人,傳予其最主要之「傳承弟子」[即「法嗣」(初笛)],再傳予受法者作修習,其傳承極近及暖熱,其功德是極之容易得到相應與成就。
【貼者注:19世紀時第一世蔣貢康楚羅珠泰耶將伏藏師桑吉林巴至秋吉德欽林巴之間的各類伏藏法收集整理成63函“仁欽德佐”(大寶伏藏)。今年夏天佐欽珠巴仁波切將舉行為期2-3個月的大寶伏藏灌頂傳承法會。】
(丙)「清淨相狀」極近傳承之「大圓滿龍欽心髓」(卓千龍欽領體)傳承系統(笛冷)。
於十八世紀,一位持明吉美甯巴(無畏洲)尊者(他是大班智達卑瑪那密渣、國王赤松德真及嘉詩哈遮三位之共同化身),從文殊親覲、空伽雅、蓮花生大士、移喜磋嘉佛母、卑瑪那密渣及龍清饒忠巴等處,於「清淨相狀」(定中)中經「心意、表示及口耳」三種傳承,接受了長傳的「卓千領體」完整之教授及法要。(上述之甲類法要)
在這些「清淨相狀」中,尊者親見龍清饒忠巴三次,接受了他身、語、意之加持。如此,尊者與龍清巴尊者成為無二無別而證得大圓滿之證量。這些殊勝之法要寶藏便成為尊者之「意岩」,並結集成九函,是為現今亨負盛名之「龍欽領體」(龍欽心髓)傳承系統。尊者之弟子遍及藏傳佛教內之所有不同派別中。
尊者圓寂之後,「龍欽領體」傳承系統由其兩大弟子加以弘播:吉美天力峨些(1745-1821,即第一世多竹清)及吉美嘉維紐咕(1765-1843)。尊者轉世包括:都欽哲移喜多傑(1800-1866)為其意之化身;巴祖寧波車(1808-1887),為其語之化身;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為其身之化身。現今一般人皆以「卓千領體」為早期之「心髓」教授;而「龍欽領體」則為晚期之「心髓」教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