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如何納受八關齋戒之戒體

如何納受戒體
有關八關戒齋的內容及其要求,介紹至此,大致已經完備了,現在再來介紹納受戒體的方法。
本來,三歸、五戒、八戒,說戒受戒,都是很簡單的,只要準備的工夫做夠了,受時就很容易。但在中國的大寺院中,一切講究排場,所以讀體大師,也為八戒的傳授,編了一篇(授八戒正),共分八節儀式,其綱目如下:
一、敷座請師——由引禮師領導迎請和尚升座。
二、開導——略示八戒的意義及持齋的方法。
三、請聖——迎請佛法僧及護法龍天。
四、懺悔——懺除往昔惡業,悔斷未來惡業。
五、受歸——以三歸納戒體。
六、宣戎相——宣說八戒戒相條文。
七、發願——發願以此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惡,使成無上菩提,同在彌勒的龍華三會,了生死,化有情,生極樂。
八、勸囑回向——說明八戒的受持功德,並勸以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
此一(授八戒正範),雖然很好,做起來的場面也很隆重莊嚴。但是所須時間較長,受戒之時,除了授戒師,還要引禮師,戒師若非住持方丈,行來頗為不易。
因此,弘一大師曾經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編一篇(受八關齋戒法),現在照抄介紹如下: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
我今歸命勝菩提,最上清淨佛法眾。
我發廣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
懺除一切不善業,隨喜無邊功德蘊。
先當不食一日中(案即一日一夜中過午不食),後修八種功德法。(以上三說)
我名某甲,惟願阿闍梨攝受於我,我從今時,發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誓歸依佛,二足勝尊;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如分三寶,是所歸趣。(以上三說)
我某甲淨信優婆塞(案受八戒者,正屬在家二眾,亦兼通出家諸眾,如藥師經中說明。此文且據在家者言,故雲俸給婆塞,若出家者,隨宜稱之),惟願阿闍梨,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訖於明旦日初出時,於其中間,奉持八戒。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非時食,七不華鬘莊嚴其身及歌舞等,八不坐臥為廣大床。我今舍離如是等事,誓願不舍清淨禁戒八種功德。(以上三說)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一說)又頒伽陀頒曰:
我發無二最上心,為諸眾生不請友。
勝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間廣利益。
願我乘是善業故,此世不久成正覺。
說法鏡益於世間,解脫眾生三有苦。
以上文中的案語,均系弘一大師原文。惟其主張出家諸眾亦得八戒者,必須加以說明:根據律制要求,八戒乃是沙彌十戒的前九戒,只要受了沙彌戒,就已終身須持八戒,至於比丘戒,更不用說,已經包括了八戒,所以,出家諸眾,乃自然而然是終身受持八戒的。但是,弘一大師之所以說出家諸眾也當受八戒者,正因今世的出家諸眾,殊少依律而行。多數出家人,別說比丘戒或沙彌戎,連八次也未能受持啊!
現在再錄「在家律要廣集」卷四中的(受八關齋法)如下,用供參考:
先應教受三歸法: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次應教受戒齋法: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慎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
如諸佛盡壽不偷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盜。
如諸佛盡壽不婬欲,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欲。
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
如諸佛盡壽不著香花曼,不得塗身,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香花曼,不得塗身。
如諸佛盡壽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如諸佛盡壽不坐高廣大床,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廣大床。
如諸佛盡壽不非時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非時食。
我今以此八關戒齋功德,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普與眾生,同生淨士。(如果各人自有願求,均可加入回向)
這篇(受八關戒法),似較弘一大師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所錄編的還要簡要,三五分鐘之內,就可把這堂受八戒的佛事做好。並且這是將八戒與一齋,分列為九條,稱為(戒齋法)而不稱(齋戒法)。其實,用(齋戒)二字,是受儒家(齋戒以告鬼神)及(齋戒沐浴)的影響,依照八戒齋的次序言,應該稱為「戒齋」而非「齋戒」。所以筆者本篇行文均用(戒齋),徵引他文者,則隨文而錄。或也有人以為,八戒以齋為體,稱為(齋戒),那也不無道理。
另有此處是(如諸佛)受持戒齋,在中阿含持齋經中,則是比照(阿羅訶)受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