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西藏佛教的斷境說


    20046 , 177 西藏佛教的斷境說 許明銀
一、希解派與斷境說

希解派( Zhi byed pa ),是在西藏佛教的後弘期( phyi dar )初期興起的宗派;此派所傳是大般若經之教授,由能寂滅生死涅槃一切苦故,名為希解,意謂能寂滅也。藏文字音或作希結、希杰。

以提供寧瑪派( rNying ma pa )的伏藏師( gTer ston )有關伏藏( gTer ma )消息的札巴‧恩協堅( Gra / Grwa pa mNgon shes can1012─1090 ),在古代吐蕃王朝時代佛教的中心地——桑耶( bSam yas ),獲得該伏藏的消息。他的女弟子麻吉拉准( Ma cig lab sgron / Ma gcig Lab kyi sgron ma1055─1143 )提倡「斷境說」( gCod yul ),稱此為希解派之「母系」( Ma brgyud )或「摩決」( Mo gcod,意謂女系之能斷 ),而稱與札巴和麻吉有些微接觸的帕當巴‧桑杰( Pha dam pa Sangs rgyas,在藏期間為1080─1127 )的主張為 「父系」( Pha brgyud ) 或「頗決」( Pho gcod,意謂男系之能斷 ),合此二者視為希解派的教理體系。根據《希解派佛教史》略號SCR )指出:斷境說是麻吉在札巴跟前的供養僧時代,於禪定中面見空行母( mKha’ ’gro ma ),自心間伏藏( dgongs gter )所獨創的 「近傳伏藏」( nye brgyud gter ma )。進而來自麻吉欲將此斷境說推廣到印度的意圖,將印度僧帕當巴及其教說視為「遠傳佛說」( ring brgyud bka’ ma ),而編入己派的系譜之中的。這裡所謂「近傳伏藏」,乃「依加持和啟示超越時間和空間」所傳授的法;而「遠傳佛說」乃依「嫡系連綿的師資相承」所傳授的法。再者,麻吉和帕當巴會面是她在桑日康瑪寺( Zangs ri dkar mar / mkhar dmar)傳教的時代。正如以上,據SCR指出,斷境說是麻吉獨特的教說。

希解派其傳統已不復存在的今日,只有其「斷境說」( gCod yul )或「決」( gCod,能斷說 )為西藏其他教派所奉行而延續下來。由西藏人所傳承達800年以上的「斷境說」,究竟是怎樣的教說?麻吉拉准是繼西藏著名女性密教行者益希措杰( Ye shes mtsho rgyal )之後,在西藏出現的眾多女性密教行者中,最為人所知,最受愛戴的聖人之一。以下擬概觀此一獨特行法。

2
、前 

與其他重要的修行方法同樣地,「斷境說」也附帶有被稱作「sngon ’gro」的前行。前行由出離、 皈依、 發心、 上師相應法構成。

修學「斷境說」者,脫離輪迴世界、皈依佛,且成為菩薩是為了救度眾生。感謝以帕當巴、札巴、麻吉拉准為首的「斷境說」之歷代祖師們,而修上師相應法。以希解派的麻吉為本尊的皈依境( tshogs shing ),將「斷境說」的前行所修的上師相應法( bLa ma’i rnal ’byor,上師瑜珈 )內容繪畫化,在今日亦成為西藏佛教美術的重要畫題之一。

整個佛教講「無我」( anātman ),亦即般若經典群講的「空性」( śūnyatā )思想。自己沒有「我」( ātman ),這裡雖說是「無我」,但不是意味著自己完全不存在。那也並不是要擁有我執。只是不依他的自己存在之概念,是錯誤的。沒有「我」無我 ),亦即發覺到 自己依他存在時,自己的慾望向他人投射,或防衛自己,也成了沒有必要,以慈悲心對待他人亦成為可能。

加深無我的理解,對眾生為了培養悲憫心,麻吉使「決」( gCod )的行法完成。在「決」的行法上,行者在修完各種的前行之後,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供物獻上,這便是構成「決」的行法核心。「決」( gCod )的意思是斷、切斷,亦即切斷對我和身體的執著。行者在觀想當中,從自己頭頂部的穴梵穴 )飛出,原原本本就變成忿怒空行母。這忿怒空行母,以一隻手握著弦月狀的彎刀砍下行者的頭部、額上一帶,被砍下來的頭蓋骨放在由三個骸骨組成的爐上。爐子火勢兇猛,空行母砍碎身體的餘留部分,放入化成巨大鍋子的頭骸骨容器之中。頭骸骨容器內被煮開的血和內臟變成甘露,以滿足意念想像的所有眾生(包括餓鬼、畜生、地獄道的眾生 )之慾望形式,加以布施。如此地,一切眾生吃飽後,行者想起布施本身、該布施過程,以及布施對象的一切存在,全部都不外乎是空,而長久地停留在與空性成為一體的狀態。「決」的儀式,就真實的究竟本質之教說,和以「願一切眾生都達到佛境」的祈願文加以總結。

3
、斷境說的主要內容及其對治法

斷境說( gCod yul ),或直接稱之為「決」( gCod ),乃指「斷魔境」( bdud kyi gcod yul )之意。由於斷四魔而有斷境說的名稱,這是斷境說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核心。其內容可以分為金剛喻三昧、 如幻三昧、 首楞嚴三昧的三三昧三禪定 )之實踐。這些三昧當 中, 和是《大般若經》所說的百八三昧之一種,這特別是的首楞嚴三昧視為一切三昧之王,被列舉在百八三昧的前頭。
 首先,就四魔稍微敘述一下:
第一是「有礙魔」( thogs bcas bdud )。所謂魔,吾人很容易假想為外在存在著攻擊我們的惡靈;不過,麻吉理解魔的本質為「認為有『我』的心的作用」。我們透過感覺,理解或體驗對象;心對該對象由於加上多餘的價值判斷,而封閉了該感覺。例如:想看俊 男美女,該瞬間在我們的心中,湧現出想要獲得該人物的慾望,停止看所表象的對象,而開始採取想盡辦法要見到對方。但是這種過程必須藉著禪定三昧)加以克服。在真正的禪定狀態下,對象不被執著和好惡所扭曲,是照所表象的面貌呈現的。

第二是「無礙魔」( thogs med bdud )。這是指思考散亂的狀態。心到處徘徊,擾亂思考的過程,所以人不能到達開悟。

第三是「快樂魔」( dga’ brod bdud )。我們有某種快樂體驗時,例如吃味美的食物等,就執著該快樂,進而追求同樣的刺激。雖然那麼說,快樂本身不是魔,執著它的吾人態度本身,成了明( rig pa,知 )的妨礙。例如:某修行者對自己的禪定進步與否,想以作夢來看好兆頭。可是這裡「快樂魔」出現時,修行者將非常執著該夢境。再者,一切順利,在肉體上健康的人期望永遠保持該狀態,但是什麼時候必定會有變化的波浪,而一定要失望的。

第四是「傲慢魔」( snyems byed bdud )。或稱之「我執魔」。我們以此「我」把世界附上條件。在此世界觀,「我」和「他人」分離。正因為如此,妨礙明,乃對自己和他人引起很多的苦之原因。

為了對治此四魔,其實踐的內容是上述的三種三昧。第一的「金剛喻三昧」( rdo rje lta bu’i ting nge ’dzin ),是把知( = )從肉體分開,讓它與界( =空界 )融合的禪定。此修法是行者皈依三寶之後,觀想身體的正中央通過中脈( dbu ma ),各自在兩足裡面配置明點 ( thig le )。明點是具體表現心與魂的精神原理的。其次觀想斷境說傳承者諸師,並列於自己的頭頂,且祈求諸師慈悲加持。結果,諸師變成白甘露溶入體內,洗淨身、口、意的罪障、障礙、疾病等,且身體變成水晶玉。接著,行者把息( rlung )送入中脈中,且使它上下移動,同時,兩足裡面的明點上昇至下腹部與它成為一體,進而往腹部、胸部、喉部、頭部上昇,而達到頭頂部。此時,行者藉著唸誦「呸」( phaT )的咒語,明點從頭頂部的孔穴往空界放出,而與空界混然成為一體。此修法與無上瑜珈續的「圓滿次第」,特別是與「拏熱六法」( Nā ro chos drug,納若六法 )的「寶瓶氣瑜珈」( Kumbhakayoga )和「破瓦法」( ’pho ba )類似。

第二的「如幻三昧」( sgyu ma lta bu’i ting nge ’dzin ),是在禪定上把成為空殼的肉體自己的蘊 )當作食物,布施給八部鬼眾與六道眾生等的禪定。「如幻三昧」未被宣說於《般若經》,不過,它是《大寶積經》的〈善住意天子會〉之主要主題。以上的二禪定都是屬於入定上的事情。這或許是密教式地重新解釋《大寶積經》的教說的。

第三的「首楞嚴三昧」( dpa’ bar ’gro ba’i ting nge ’dzin,勇行禪定 ),實際上是前往受病魔所染之地,以及被視為鬼魔棲息之地的墳墓、湖沼、泉、樹等處所,把心從肉體分離,以布施肉體而切斷魔的障礙之禪定。在此實踐過程中,悉能斬斷四魔而體會到真實空的境地。

前往喪葬場和刑場等一般人忌諱的場所,觀察所刑戮的屍體和遺體腐爛的情景,作為體悟諸行無常,與作為捨棄對身體的執著之手段,是佛教從初期起所推崇的修行。到了密教的時代,此種修行的重要性由《喜金剛根本續》( Hevajra-tantra )等的母續( ma rgyud ) 所宣說。斷境說的「首楞嚴三昧」,可以說是把被視為一切三昧之王的首楞嚴三昧,密教式地重新解釋的。

4
、斷境說的「決」行法儀式

「決」的行法,在整個修行過程中需要有特定的、優美的、並且具有節奏的音律與神秘的咒語相配合。此外,必須擁有骨笛( rkang gling )、手鼓( Damaru,鼗鼓 )、金剛鈴( dril bu )等法器。手鼓是由兩個相黏接的人頭蓋骨上蒙以單皮做成,很類似西伯利亞的薩滿 ( shaman )和西藏固有宗教的本教( Bon po )僧侶所使用者。具有兩面的手鼓,象徵男性原理和女性原理,兩側都繫上附有細線的寶石。行者右手搖擺手鼓時,這寶石打擊相反的側面而發出聲音。這象徵著究竟的真理真諦 )和世俗的真理(俗諦 )不能分離。從這手鼓發出鏗鏘有節奏的像進行曲的拍子,而且加上左手拿著的象徵女性原理的智慧之金剛鈴聲響。進而行者觀想中把自己的肉體供給魔鬼等時,為了呼喚魔鬼等吹奏用人脛骨製造的骨笛。這骨笛的音色很哀慘,聽來總覺得令人毛骨悚然。再者,「決」的行法整體有吟唱聖歌,而歌的抑揚頓挫依流派也各不相同。「決」的抑揚聲調,都是「決」行者長年以來修行「決」當中,逐漸使它發展起來,而具有固有的歷史。這些樂器聲和行者的聲音合在一起時,製作出伴隨美麗聲調的搖動人心之吟唱。「決」的行法與此種聲音效果不能分離。在沉默中唸誦咒語( mantra,真言 )時,決不發生的震動( vibration ),能夠在修行者的身體內產生的緣故。

聲音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佛教內特別是密教使用咒語,正是這種自然力量的合理運用,聲音起源於聲帶的震動,其特點是具有穿透性,固體、液體、氣體都可通過。咒語的運用就是利用聲波的穿透性、折射性等特點,帶動內氣行走,達到意到、聲到、氣到的效果。也就是以身領氣,氣隨意、聲出入。咒語正是出於這種巨大的不可思議的精神力量。

斷境說中三個神秘的符號 ( saT,薩查切 )  ( hūm,吽)( ha,哈 ),具有同等的效應。麻吉拉准說: 具有強音特徵,當殘暴的非人聽到一聲時,其惡意立即被制伏。 音節 (  )是般若智慧之意,音節 )表示金剛無上密咒,二音節合成 ,其功德無量準則,僅僅發聲 ,可摧毀「我執」的城堡,內外一切魔鬼都能平息。我的教法大手印能斷即是般若智慧與金剛無上密咒相融合,正好與字之義相順,  、三字是我能斷教法斷境說 )的核心內容。」

5
、結論

希解派的開祖是印度僧的帕當巴‧桑杰,他生於南印度,在超戒寺( Vikramaśīla )學習顯密之後,五度來訪西藏,在定日( Ding ri )一帶活動。他有很多神秘的傳說,或被說成有500歲的長壽,或被傳為從定日巡禮五臺山,在當地博得了名聲。但是,前者是把帕當巴與真言宗八祖之一,而擁有700歲長壽的龍智混淆;後者是和從印度巡禮五臺山的佛陀波利三藏混為一談,故很難認作史實。

著名的藏學專家南喀諾布( Namkhai Norbu )指出,麻吉拉准出生於本教一族,藉著結合來自本教的薩滿教式傳統的要素和《般若經》的教說,以及結合大圓滿( rDzogs chen )的傳統,乃產生了充滿西藏式特徵的修行形態。在本質上,希解派與寧瑪派的情形一樣地,不被承認有類似印度佛教之教義者。蓋印度佛教的教義,是指修習空性的見解,在其身上徹底體現慈悲心的般若‧方便悲智 )雙運之態勢的。總之,希解派的起源尚未被證實,該宗派在今日亦不復存在,連它原先在定日的總寺院也毫無痕跡了。不過,斷境說的「決」 )修法,已溶入西藏佛教各宗派內,至今仍然盛行著,故在修行上不難窺知,此教法受到很高的評價的。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22285.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