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諾那呼圖克圖前期略傳




諾那呼圖克圖前期略傳 
諾那呼圖克圖.噶熱喇嘛.索南熱登之事迹,何以僅略概述,而不廣爲宣說?蓋因殊勝之金剛阿闍黎之外、內、密事迹,遠超常人思議之範疇。故此略傳所述,僅如以一毫毛沾取大海之一滴。 
一、 家世童年 
在雪域藏地的下部多康地區的擦瓦岡,有四座非常著名的政教合一的大寺院,其中之一爲類烏齊寺。此寺之南,有一座名爲「蔣拉」的山峰。翻過此山,便是一片名爲「格雄」的牧場。這片牧場景色十分優美,每到夏天,青青的草原上,會開滿五顔六色的小花,牧民們趕著牛群,在這裏過著無憂無慮的遊牧生活。 
在這片牧場裏,有一處名爲「隆絨朗」的小山谷,其中住著一戶名爲「噶瓦倉」的人家。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世家,其祖先可以追溯到霍古噶時代,當時有「涅」、「噶爾」、「珠」三大氏族,「噶瓦倉」即是「噶爾」氏中「噶爾曲達加波」(噶爾氏之弘法王)的後裔。 
「噶瓦倉」有兩兄弟,長名阿仲,次名噶德,兄弟二人共同迎娶宿氏的洛珍爲妻。在藏曆第十五個勝生周的乙丑年五月十五日寅時,洛珍生下一子,即是諾那呼圖克圖。當其降生之時,天空發出如雷的巨響,大地震動,在屋子的上空,出現如同煙火般的紅色花朵。因爲有這些奇異的徵兆,當地人都認爲這個嬰兒必定是一個極爲殊勝的轉世活佛。 
呼圖克圖在幼童時期,便表現出他超卓的智慧,天資聰穎,五官功能也都超乎常人,並且常有許多常人之所不能的非凡能力。比如別人要用望遠鏡才能看到的東西,他僅用肉眼便能看見。而且能在一粒小小的青稞上,雕出密勒日巴的身像,還能在一顆核桃上,雕出有大象、猴子、山兔、羊角雞等四種動物的「和氣四瑞圖」,顯示其於工巧明之才能非常精湛。 
在家鄉格曲山谷中,有一條大河,人們常看見這個幼童乘著鋪在水面的衣服,如舟筏般,隨意往返于大河兩岸。 
最神奇的一次,是年幼的諾那呼圖克圖突然現憤怒相,拿了一把長腰刀,對著家中一位男仆當胸刺入,刀尖從僕人背後穿出,僕人當即倒下。正當大衆驚呼之際,他又把刀拔出,那位僕人馬上又站了起來,身上連個受傷的疤痕也找不到,而且原先所患的疾病,也不藥而愈了。 
又有一次,年幼的諾那呼圖克圖騎在一隻公山羊背上玩,不慎從山羊背上墜落。他說:「這是一隻不吉祥的山羊!」邊說著邊把山羊的兩隻犄角如同扭麻花般地纏絞在一起,結果那只山羊的壽命變得異常的長,甚至連諾那呼圖克圖的女兒,都還曾看見這只長壽的山羊。 
另外,諾那呼圖克圖還經常示現把刀用手任意扭絞、把石頭如同麵團一樣拉斷等各種稀有的神變。因此,呼圖克圖從小就在當地的民衆中享有盛名,被尊稱爲「噶熱喇嘛」(意爲噶爾氏的喇嘛)。 
二、上師傳承 
在格雄山谷上方不遠處,有一處蓮師修行的聖地,名叫「咕嚕隆」。 
諾那呼圖克圖在五歲時,便到咕嚕隆,找到住在該處的大成就者「覺瑞津」,這位大成就者即是諾那呼圖克圖生生世世的根本上師—貝雅達賴上師。年幼的呼圖克圖對貝雅達賴上師獻上豐盛的供禮,請求攝受。貝雅達賴上師爲呼圖克圖授記說:「你是一位極爲殊勝的大士。若能舍離一切俗事,安住此地修持,則能住世百餘歲後,證虹光身。若往他處,亦能廣利無邊有情,成就廣大的利生事業。」貝雅達賴上師當下即爲呼圖克圖授皈依戒,取法名爲「索南熱登」。 
貝雅達賴上師乃是即身證得持明果位的大成就者,一生依止修學之上師甚多,總持藏密所有傳承,爲一切傳承之總持王。後來,貝雅達賴上師即將所有傳承付囑諾那呼圖克圖,因此呼圖克圖亦爲一切傳承之總持。於一切傳承之中,最主要者,有不共心印傳承、甯瑪巴教傳傳承、及達隆噶舉傳承。蓋以不共心印傳承及甯瑪巴傳承,爲呼圖克圖修持之根本;而達隆噶舉傳承,則爲呼圖克圖升座、修學、駐錫、統理的類烏齊寺之根本也。 
不共心印傳承,由釋迦牟尼佛傳文殊師利菩薩,再傳蓮華生大士。貝雅達賴上師以現量境,親見蓮師,蒙蓮師付囑此傳承,爲第四代祖;上師複將此傳承付囑呼圖克圖,是爲第五代祖。 
甯瑪巴教傳傳承,由普賢王如來傳下,依次爲毗盧遮那佛、五方佛、釋迦牟尼佛、金剛手菩薩、噶巴多傑(極喜金剛)、師利辛哈(吉祥獅子)、蓮華生大士、南喀寧波、藏王赤松德贊、空行伊喜措嘉、多傑敦炯、王子木赤贊普、桑波劄巴、瑞津額珠、東宥嘉燦、索南秋桑、唐東嘉波(寧瑪、噶舉、薩迦各派傳承之總持者,並被奉爲藏戲始祖)、貢噶尼瑪、劄雅格杜、劄雅貝劄、釋迦參贊、菩提辛哈、劄西嘉措、東巴辛格、東巴嘉稱、貢桑希惹(白玉寺及白玉傳承創建者)、貝瑪倫珠嘉措、貝瑪諾布、竹欽彌覺南喀多傑,而至貝雅達賴上師,複傳呼圖克圖,爲第三十二代祖。 
達隆噶舉傳承,由金剛總持傳下,依次爲帝洛巴、那諾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達波拉傑、帕莫竹巴多傑嘉波、達隆唐巴劄希貝(達隆寺及達隆噶舉派創建者)、惹那那他、桑傑雅炯、桑傑文(類烏齊寺創建者)、鄔金貢波、嘉衛贊堅、惹那噶羅、劄比贊堅、密優貢波、貢波伊喜、吉登旺秋、喀仲索南劄西、貝瑪嘉波、措吉多傑、吉忠劄巴吉贊、劄巴倫珠、帕卻阿旺朗嘉、吉忠仁欽希惹、帕卻劄西卓傑、吉忠仁欽倫珠、帕卻秋揚倫珠、吉忠仁欽沃巴、帕卻劄巴貢瑟、竹欽覺瑞津(貝雅達賴上師),而至呼圖克圖,亦爲第三十二代祖。 
三、參師修學 
不久,呼圖克圖到了類烏齊寺,和他表兄(舅父的兒子)吉忠仁波切蔣巴炯內同住。 
類烏齊寺爲達隆噶舉派之根本寺院。達隆噶舉是噶舉派四大八小十二支派之一。噶舉派在岡波巴之前,並未分支;岡波巴有四大弟子,分別建立了帕竹、噶瑪、察巴、拔絨等四大支派;後於帕竹之下,複分爲止貢、達隆、竹巴、雅桑、綽浦、修賽、葉巴、瑪倉等八小支派。達隆噶舉有兩大根本寺院,一爲藏北的達隆寺,稱爲「上寺」,一爲多康的類烏齊寺,稱爲「下寺」。 
類烏齊寺有兩個「喇章」(住持的住處與行政機關):揚貢喇章和夏仲喇章,吉忠仁波切爲揚貢喇章之主。另外還有三個僧院,分別爲舊派僧院、新派僧院、達隆派僧院。 
呼圖克圖在類烏齊寺,跟隨苯噶拉臧巴威色學習梵藏語法(聲音)、羅輯辨證(因明)、工藝美術(工巧明)、醫學(醫方明)、佛學(內明)等五明,終於成爲學識淵博的智者。 
二十歲時,呼圖克圖從大堪布劄西威色和噶瑪噶舉的堪布仁欽達吉,受比丘戒。因此,呼圖克圖年輕時,曾以出家之身份,在類烏齊寺新派僧院擔任三年的金剛阿闍黎。 
吉忠仁波切雖是揚貢喇章之主,但一心專注于教法之修持與弘揚。而呼圖克圖自幼機智過人,心量廣大,長大後更是身軀魁偉,聲音宏亮,雙目炯明,不怒自威,令人望而生畏。所以後來吉忠仁波切便將喇章的事務,全交由呼圖克圖掌理。 
其後,當呼圖克圖聽聞了無偏圓教的無上頂嚴:大班智達蔣揚欽哲旺波和康楚雍登嘉措(即蔣貢康楚羅卓泰耶)二位大師的名號,便激動得熱淚盈眶,身毛倒豎,雙手不由自主地合掌於胸間。呼圖克圖心想:「我與二師必有宿世善願。」於是呼圖克圖便前往德格(一同前往者,還有吉忠仁波切、帕卻貢噶朗加及達隆噶舉派許多僧衆),到了有第二那瀾陀之稱的德格宗薩寺,同時見到兩位上師。呼圖克圖從蔣揚欽哲旺波尊者處,領受其近傳之大圓滿心要之一的「傑尊心要」,從蔣貢康楚尊者處,領受了「五大藏」之中的《教誡藏》、《口傳密咒藏》、《所知藏》、《不共秘密藏》等四大藏。後來又從大伏藏師秋吉林巴之子材旺洛布處,受學了另一藏《大寶伏藏》。 
四、發掘伏藏 
諾那呼圖克圖與吉忠仁波切在宗薩寺修學時,蔣揚欽哲和蔣貢康楚二位大師以宿命智觀察,了見吉忠仁波切即是蓮師所授記之「濁世甚深伏藏主敦炯南喀多傑」,亦是蓮師二十五大弟子之中的朗卓吉秋炯內之轉世,故應發掘伏藏教法以利益衆生。而輔助其發掘伏藏者,即是諾那呼圖克圖。因爲諾那呼圖克圖過去世時,曾轉世爲赤松德贊之大臣多傑則多,修建了蘇爾喀多地方的佛塔,雙手積聚極大的善德,故感得今生雙手超常靈巧及能取出甚深伏藏之善緣。二位大師爲了圓滿發掘伏藏之因緣,乃爲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授記了兩位明妃:貝瑪和楚珍,做爲發掘甚深伏藏的伴侶,並明確指示了兩位明妃的家世與出生地等。 
諾那呼圖克圖等人學法結束,並得二師授記之後,辭別二位大師,離開宗薩寺。在返家途中,朝拜了八邦、揚楚、更慶等寺,並對噶瑪噶舉的衆多寺院做了豐盛的供養。 
返家後不久,諾那呼圖克圖即與吉忠仁波切分頭尋找授記中的兩位明妃。諾那呼圖克圖在察雅找到了明妃貝瑪,吉忠仁波切在昌都色岡找到了明妃楚珍,諾那呼圖克圖並與貝瑪在類烏齊寺附近一處名爲「揚貢竹巴喀」之地舉行婚禮。從此以後,諾那呼圖克圖和吉忠仁波切改變了以往的比丘裝束,經常身著在家衆所穿的紫紅色長袍和綠綾腰帶,將頭髮纏髻於頂上。 

諾那呼圖克圖和吉忠仁波切爲了圓滿發掘伏藏因緣之故,共同受用兩位明妃。所以明妃楚珍所生的三位子女之中,有一位精通五明的女兒卓瑪拉姆,即是諾那呼圖克圖的親生女兒。楚珍另有一位精通醫學和曆算的女兒,名叫嘎央,又稱央金拉姆,名列《醫生傳》中。楚珍還有一位兒子,但在幼時便已夭折。 
找到明妃後不久,諾那呼圖克圖和吉忠仁波切就從多康地區南瓦岡吉的南咯則之地右側,一處名爲「玉巴劄」的岩洞中,迎請出甚深伏藏:「貝瑪桑體」(蓮華秘密心要)。 
另外,蓮師往昔亦曾授記:吉忠、桑傑妥梅、格巴等三位伏藏師,將分別從上、中、下三處,取出隱蔽地「貝瑪墎」聖地的伏藏。依此授記,吉忠仁波切與諾那呼圖克圖,複於一八九九年,一起向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呈上「發掘貝瑪墎伏藏」的申請。獲得批准後,又與帕卻仁波切商議,由帕卻仁波切留駐揚貢喇章。 
一九一年左右,吉忠仁波切與諾那呼圖克圖,連同眷仆一行約五十人,從類烏齊寺出發。沿途劄寨宿營,經波密瓊拓山,來到波密的噶朗第巴(噶朗是氏族名稱,第巴是部族酋長、地方小王)面前。噶朗巴對他們說: 
「你們去貝瑪墎有什么事?我是門隅地區五個部落和洛劄嘎拉以內的主人,我不准你們去。」 
噶朗巴爲了顧慮自身的勢力,怕會失落于諾那呼圖克圖之手,故而關閉了通行道路。雖然諾那呼圖克圖再三向噶朗巴詳述原委,但噶朗巴仍然非常謹慎,爲了考察他倆是不是真實的伏藏師,便說:「你們如果能從我們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取出伏藏,我就遵命放行。」 
於是諾那呼圖克圖入定觀察,知道在噶朗巴的靈湖中有伏藏,而且取出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問噶朗巴:「可不可以取靈湖的伏藏?」 
噶朗巴說:「如果是真實的伏藏,就請取吧!我們就看看是不是真的?」 
於是噶朗巴帶領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等一行人,與噶朗巴的妻子、兒女、僕從等,全都攜帶帳慕,來到靈湖邊,支好了密密麻麻的帳蓬,大家就坐在帳篷裏面,念誦蓮師的《願求任運成就》祈請文。 
此時,諾那呼圖克圖手拿著從噶朗巴的食物儲藏室中取出的一桿秤,走入湖中。他在湖面上行走,就如同走在地面上一樣,腳都沒有汨進水裏。他走到湖中央,一手拿著秤桿,把秤盤放入水中,連提了兩次,但什么東西也沒有。於是呼圖克圖將頭髮垂散開來,口中念誦威猛的真言,頓時湖水像開水一樣翻滾沸騰。他再次將秤盤放入水中,再提起來時,秤盤裏面就有一個由一對男女婆羅門的頭蓋骨所拼合而成的圓形容器,在頭蓋骨的接合處,還用很好的材料密封起來。 
諾那呼圖克圖把顱器拿回岸上,呈給吉忠仁波切。吉忠仁波切把顱器分開,裏頭有一對由龍泥塑成的蛙,模樣十分逼真,栩栩如生。吉忠仁波切將此伏藏的來歷詳細宣說,並讓在場的人都參觀朝拜。 
當時所有的人,親眼目睹了取伏藏經過,都十分驚異,並對他們生起了無上的敬信。於是噶朗巴再次上前,恭敬地對他們說:「你們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轉世大伏藏師,我對先前的懷疑深表懺悔。」 
噶朗巴並對吉忠仁波切、諾那呼圖克圖等主仆五十人,供養了一年的糧食、肉、酥油、鹽等豐富的食物。又把自己領地中的金珠右塘地方的群衆和寺院,以及一處極秘聖地「鐸鎬貝瑪曦目」的所有權,獻給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並承諾今後做他們的施主。(一九○七年之後的幾年中,諾那呼圖克圖曾和女兒卓瑪拉姆一起來到此極秘聖地朝拜,並住于此地修持一段時間。)最後,噶朗巴複派遣由管家朗加帶領的二百名衛兵,一路護送他們到貝瑪墎。 
諾那呼圖克圖一行人,順利地通過了各處懸崖、深谷、沼澤等地,來到一處猶如仰臥的金剛亥母的地形,在金剛亥母的右耳邊,是一片像「阿」字的平壩。呼圖克圖爲居住在此地的劄氏(一個未開化的部落)講經說法,與年高二百餘歲的劄氏酋長阿波加王,成爲福田與施主的關係。 
諾那呼圖克圖並在此地取出伏藏經典,在寫有此法的根本法主的名單中,看到不丹第司(不丹原是西藏屬地,第司與第巴同義,即不丹國王)鄔金旺修的名字,因此也與不丹第司結成特殊的福田與施主的關係。 
諾那呼圖克圖與吉忠仁波切,又在此地創建了由四十名僧衆和五十名瑜伽士所組成的僧俗二衆,規定每月初十作金剛舞。 
一九一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爲了躲避趙爾豐軍隊入藏的戰亂危險,出走印度,住在大吉嶺(至一九一二年始回拉薩)。當時,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爲藏區人民及達賴喇嘛祈福消災,乃向達賴喇嘛呈報作消災祈福法會之申請,達賴喇嘛十分歡喜,准許他們爲佛教與衆生的利益,而作消災祈福的法會。於是,他們修誦蓮華生大士心咒、六字大明咒、金剛薩埵心咒,各一億遍,以及除障、如願、救度等祈請文,各十萬遍。 
五、初遇漢軍 
一九一二年,由於留住揚貢喇章的帕卻貢噶朗加仁波切圓寂,而且漢藏之間的戰亂衝突,可能危及佛教和寺院,因此類烏齊寺的僧衆,都請求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立即返回類烏齊寺。爲了圓滿大衆的願求,故二位喇嘛決定返回家鄉。 
但在此時,正值趙爾豐的軍隊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達熱代本(代本爲藏軍軍職)的軍隊在波密發生戰爭,回鄉的道路已被封鎖。於是他們一行人只好暫時住于金珠隆,並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古塘貢寺,每月初十作金剛舞。吉忠仁波切在此寺爲大衆念誦《甘珠爾》傳承,每日上午念誦一函、下午念誦一函、中午講經或修法一座。金珠隆山谷周圍沒有柏樹,諾那呼圖克圖運用神變之力,從遙遠的絨真喀瓦喀波地方,取來一段約有手臂長的柏樹枝,將它埋在此山谷的地下,後來長成了一棵大柏樹。 
當時由於藏軍被川軍打敗,波密軍民四處逃竄,第巴洛絨也逃竄到金珠隆。金珠隆的宗本(宗之行政首長,相當於縣長)多傑劄巴和洛絨宿有怨仇,就在金珠拉山頭,假裝爲洛絨設座接風,趁機將洛絨一行十七人盡數殺死。然而多傑劄巴卻也害怕受到川軍制裁,而躲藏在森林中,不敢與川軍聯繫。 
川軍控制波密之後,下令嚴禁任何人相互走動,故二位喇嘛返鄉之事,也變得極端困難。一天,諾那呼圖克圖入定觀察後,對大家說:「多傑劄巴在金珠拉山頭殺死的那些屍體,可供我們回鄉之用。」 
於是呼圖克圖乃將洛絨主仆十七人的神識,超度往生極樂世界。然後將他們屍體的頭和手全部割下,拿去呈報川軍:「這次的罪魁禍首第巴洛絨主仆,已在金珠拉山頭被我們殺死,現在送上他們的首級和手,請查驗,並請發給我們通行證。」 
得到通行證後,他們一行人用騾子馱了屍首,徑往噶朗第巴的宮殿而來。川軍的長官「禦部大人」(譯音)現正住在貝瑪嘉波的皇宮。川軍在宮殿門口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諾那呼圖克圖。呼圖克圖將屍首呈獻到大人面前時,大人握著呼圖克圖的手,再三表示感激之意。大人安排他們就座之後,詢問呼圖克圖有何所求?呼圖克圖提出返回類烏齊寺的請求,獲得大人許可。大人並頒發他們「愛國良民」的證書,還贈送了八支火槍和八百發子彈,給他們作爲護身之用。從此,開始了呼圖克圖與漢人的關聯。 
在諾那呼圖克圖一行人要離開皇宮時,正好見到年隆第巴的兩個小男孩,頸子被套著繩子,正要被帶去斬首。諾那呼圖克圖急忙向大人請求饒了這兩個小男孩。大人說:「要免除第巴家人的死罪,是很爲難的事。但看在喇嘛您立下大功的份上,若能拿出三百兩銀子的贖金,則可放了這兩個小兒一命。」 
於是諾那呼圖克圖就拿出所有的銀兩,贖了這兩兄弟,將他們帶回自己家中。其中一位,後來成爲諾那呼圖克圖的女婿,在《波密史》中有他的名字:「噶朗巴.旺欽德都」。 
他們主仆一行人返回類烏齊寺時,寺院僧衆還沈浸在帕卻貢噶朗加圓寂的悲痛之中。爲了安慰大衆,吉忠仁波切遂爲授記:「帕卻的轉世,將在水牛年,降生在他自己的家裏。」 
到了藏曆水牛(癸醜,一九一三)年一月九日,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突然說:「帕卻的轉世,即將要在苯噶倉—上一世帕卻貢噶朗加的父親家中降生!」 
於是二位喇嘛隨即派遣專人,將一套新衣服包在包袱裏,送到貢噶朗加父親家中。當差役在第二天初十到達時,正好是帕卻仁波切出生之時。此時吉忠仁波切和諾那呼圖克圖,則去朝見上一世帕卻的法座,並在類烏齊寺舉行達隆派的「上師供」和各種供養。 
類烏齊寺的揚貢喇章和夏仲喇章之間,長久以來一直不合,相互以各種非法的手段,進行激烈的爭權奪利的鬥爭。到了此時,揚貢喇章的諾那呼圖克圖和夏仲喇章的總管蘇爾材劄之間的不合,則是造成諾那呼圖克圖後來必須去漢地的主要因素。 
一九一三年,爲了防備川軍,代本彭措宇嘉來到類烏齊寺巡防視察時,蘇爾材劄就向代本挑撥是非,謊報諾那呼圖克圖背叛西藏、投向漢人等種種惡行,並送了很多金銀賄賂代本。代本貪受賄賂,故對材劄所說的,無不唯命是從。二人密謀要將諾那呼圖克圖抓起來打死,並將揚貢喇章的貴族全部治罪懲辦。密謀既定,隨即派出藏兵前去拿人。藏兵分明看見諾那呼圖克圖在寢室裏,但等沖進去時,呼圖克圖卻已不見了。大家都說這是他顯現神變,所以大家看不見。 
藏兵既捉拿不到諾那呼圖克圖,就將揚貢喇章的財務管事和起居管事抓來,將他們手腳反捆,挂在空中,如此折磨九次後,又每人用馬鞭抽打三百鞭。另外,還將雍正皇帝賜給揚貢喇章帕卻阿旺朗嘉的聖璽和金印,以及川軍在波密所贈的武器,全部沒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