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速記元老居正修先生
中國速記界元老居正修老先生與2003年1月31日上午8點5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周歲。追悼大會於2003年2月9日下午3點20分在上海龍華殯儀館淩霄廳舉行。
參加追悼會的有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黃埔區民盟、黃埔區政協、上海速記界同仁以及子女所在單位上海大同中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港務局人事處、上海申威達機械有限公司、上海港外高橋港務公司、上海港張華浜港務公司、上海復興船務公司等的領導。
追悼會由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主持。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李惠生同志致悼詞。悼詞說: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會退休幹部居正修同志。居正修同志是浙江海寧人,生於1910年8月25日,因上呼吸道感染,經醫治無效,於2003年1月31日上午8時53分在上海港醫院逝世,享年93周歲。
居正修同志自幼在家鄉浙江海甯城區第一國民小學、海寧商業學校和張才速記學校求學。步入社會後,先後在各行各業從事工作。1949年,居正修同志進入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擔任速記員、秘書處秘書和總務科科長等職務。1971年10月,居正修同志光榮退休。
居正修同志為人正直、生活儉樸、團結同志、作風正派,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當前我們正處於改革開放時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全國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提高,兩個文明繼續發揚,老年人普遍得到社會尊敬,而居正修同志卻永遠離開了我們。我代表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對居正修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地哀悼,並向居正修同志的家屬表示親切地慰問。居正修同志,您安息吧!
上海速記界代表葛繼聖同志受中國中文資訊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速記協會顧問唐亞偉先生委託,代表唐亞偉先生致悼詞(悼詞全文另發);受上海和北京速記界委託,代表上海和北京速記界致悼詞(悼詞全文另發);受江蘇省祝您成才速記函授大學學術研究會理事長李卓人委託,代表南京速記界致悼詞;受四川省速記協會、四川廣漢速記秘書學校、速記與協作雜誌社委託,代表四川速記界致悼詞。
最後,居正修同志的長子居申如代表居正修同志的夫人陳咸芳及子、女、媳、婿、孫輩致答詞。答詞說: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我們的父親,在父親生前及生病期間,親朋好友及有關領導多次探望他老人家,今天又來參加我父親的悼念儀式,我代表我們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父親從事速記、文秘工作幾十年,他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對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認真細緻,為我國速記的創立和發展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努力。他熱愛工作,退休後仍致力於政協、速記等工作,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
父親一生生活儉樸、待人和善、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他對我們子女嚴格要求,循循教育,在我們上學時,他教育我們要努力學習、全面發展;在我們工作後,他教育我們要認真踏實地工作,清清白白地做人,為國家,為社會多作貢獻。我們子女一定要按他老人家的臨終遺囑,繼承他老人家的優良品行,安排好母親大人的晚年生活。爸爸對我們子女和孫輩的關懷,我們子女將永遠銘記於心。我們永遠懷念他老人家!
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及有關領導最後向居正修老先生遺體告別,並向居正修同志的夫人陳咸芳及子、女、媳、婿表示親切的慰問。
上海和北京速記界悼詞
速記界元老居正修先生,于2003年1月31日上午6點5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周歲。追悼大會於2003年2月9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淩霄廳舉行。
我代表上海速記界同仁,並受委託代表北京速記界同仁,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此向我國速記界年事最高的前輩長者居正修先生告別。居老先生一生幾乎與速記相始終。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中,他就學會了中文速記技術,並以此服務於舊中國政權機關,40年代後期,他被調入南京總統府擔任速記員(薦任級)職務,是舊中國中央國家機關為數不多的速記員中官銜最高的一位。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他響應中央號召,不再為反動政權服務,毅然留在大陸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他雖然沒有繼續從事專職速記工作,參加了民主黨派、民主同盟,並在市工商聯工作。但是他卻把業餘時間全部用於中文速記人員的培訓推廣應用及速記學科的學術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桃李滿天下。
居老是舊中國張才式速記的傳人,但他對其他各家速記方式始終本著團結互助、互相促進的態度,贏得了速記界的普遍尊敬。
文革以後,開放改革,隨著兩岸關係逐漸鬆動,居老設法與臺灣速記界老朋友取得聯繫,共同為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而努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以記者身份寫成《桑榆晚霞——居正修先生訪談錄》在浦江之聲電臺,作為專題節目對台播出,獲得臺灣方面的善意反應。如今居老已經仙逝,但我們深信他生前最所關懷的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實現。
居老,安息吧!
上海北京速記工作者代表
葛繼聖
葛繼聖
現在根據中國中文資訊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和北京速記協會顧問唐亞偉教授的電話指示:向在上海龍華殯儀館淩霄廳舉行的居老追悼大會上致悼詞:
“當我聽到中國速記界德高望重的前輩居正修先生不幸仙逝的噩耗,深感震驚!
居老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曾經共同戰鬥在速記戰線半個多世紀的老戰友,中國速記界失去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先驅楷模。謹向居老的夫人和家屬子女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親切的慰問,並希節哀,保重身體。另委託葛繼聖同志代表致送賻儀壹仟元。”
上海速記工作者葛繼聖代表:
北京 唐亞偉
北京 唐亞偉
挽居正修先生
顏廷超
驚悉居正修老於2003年1月31日逝世,這是中國速記界的巨大損失,我衷心對居老的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對居老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居老把一生貢獻給速記事業,應用速記記錄了無數的歷史文獻。他改革《張才速記》,使正圓體系速記可以一筆連寫,形成一種新的正圓式速記新的方式,對中國速記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居老在速記教學方面培養許多人才,尤其是在1990年於錦州第二屆速記節全國速記交流大會的閉幕式上與速記界諸老共同倡議編寫《中國速記百年史》,獲大會一致通過,並與唐亞偉、王正擔任主編。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在2000年7月出版。該書總結了中國一百年來速記事業的發展歷程,保留了中國速記文化的珍貴財富。居老的功績將與《中國速記百年史》永垂不朽。居老安息吧!
一生為速記而奮鬥,鞠躬盡瘁,
改編張才速記,應用教學作出重大貢獻,英明不朽;
改編張才速記,應用教學作出重大貢獻,英明不朽;
倡議編速記百年史,全心全意,
寫下百家爭鳴,豐功偉績保留速記文化,功德永存!
寫下百家爭鳴,豐功偉績保留速記文化,功德永存!
2003年2月4日於哈爾濱
敬致居正修老先生家屬的唁信
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速記界德高望重、我們最親切的、最敬重、最受人愛戴的速記元老居正修老先生。
居老是我國速記界的前輩,無論是建國前和建國後,他對我國速記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八十多歲的他,為了速記事業的發展,他足跡遍佈在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他對青年人給以極大的鼓勵,與少年速記學生結成忘年之交;他倡導編輯出版《中國速記百年史》,為這本巨著付出了許多許多;他對速記事業是火一般熱愛,執著地獻身於我國的速記事業,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居老的一生是貢獻的一生、是為速記事業奮鬥的一生。今天他離開了我們,我們要時時刻刻緬懷它的業績,繼承他的遺志,把我國的速記事業繼續向前推進,讓他在九泉之下得以欣慰。
安息吧,我們最最敬愛的前輩居正修老人!
哈爾濱北方速記電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柳守仁
2003年2月6日
柳守仁
2003年2月6日
唁 電
驚悉居正修先生于2003年1月31日不幸仙逝,噩耗傳來,速記界人士為之悲痛欲絕,我代表南京市速記界向我國速記界老前輩,居正修先生致以最沉痛的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
居正修先生一生從事速記事業,奮鬥七十載,為中文速記工作創建了光輝業績。他從1936年開始學習速記,他勤學苦練,四個月後在南京國民黨政府機關任速記工作,抗戰勝利不久後,又長期擔任總統府速記員,1949年他在上海迎來了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他雖未從事專職的速記工作,但仍積極協助人民政府培訓速記人員,如為當時的華東軍政委員會主辦的速記人員訓練班擔任教學,培養了急需的速記工作者。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他堅定地支持以唐亞偉教授為領導的我國速記組織擔任顧問。他在期頤之年尚擔任《中國速記百年史》主編之一,為我國速記界唯一的一部專業史書的出版作出了重大貢獻。居正修先生是我國速記界年歲最大的元老,他品德高尚,卻又平易近人。他書法工筆厚實,文筆秀麗。前幾年,他來信中說:“……我年事已高,今後全國性速記活動不能參加了……”又說:“如南京召開全國速記學術活動一定還會來參加”。可是時光匆匆流逝,他的美好願望,也已成為歷史的遺憾。
居正修先生不幸離開人間,這是我國速記界的重大損失。居正修先生不平凡的光輝業績,永載史冊,萬古流芳。我們要繼承他的遺願,化悲痛為力量,為我國速記教育事業的發展再創輝煌。
江蘇省祝您成才速記函授大學
學術研究會理事長
李卓人敬挽
2003年2月2日
學術研究會理事長
李卓人敬挽
2003年2月2日
上海市工商聯轉陳咸芳女士鑒:
驚悉居正修先生逝世,噩耗傳來,全國速記界不勝震驚,深切悲痛。特致電表示深切哀悼,並請轉達我們對其家屬最誠摯的問候,望節哀保重;
居正修先生是中國文獻資訊速記學會顧問,《中國速記百年史》主編。居老平生淡泊名利,是我國速記界德高望重、備受瞻目的速記導師和元老。居老一生致力於速記學術研究與速記人才培養和速記文化的傳播工作,他還曾出色地運用速記技能完成多次重要的歷史性速記記錄任務,積累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和資訊資料。
居正修先生早年師從張才式速記,與為著名的《三民主義》演講擔任記錄的黃昌穀,臺灣著名速記學家許師慎等人,同為張才式速記的傳人。1935年,居老進入南京國民黨軍政機關開始了速記生涯,曾主持南京總統府速記工作。新中國成立以後,居老以其精湛的速記專長和滿腔的政治熱忱,竭盡全力地為新中國的“四化”建設服務。為配合新中國成立對秘書工作的需求,居老以各種形式傳授速記技能,為新中國培養了大量的速記人才。到晚年,居正修先生仍不顧年事已高,繼續為推廣中國速記學術交流,大力扶持速記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貢獻!
居老非常重視史志的教化作用。在中國第二屆速記節暨學術交流大會上,居老聯合其他著名速記專家,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成立“中國速記百年史編篡委員會”,並及時編寫《中國速記百年史》的提案,人稱“五老提案”,為後人留下了一部寶貴的精神財富。居老積極溝通與臺灣速記界的聯繫,致力於海峽兩岸速記學術的發展交流,為繁榮祖國的速記事業,早日實現“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不遺餘力。
1992年10月,居正修老先生以八十三歲高齡到武漢參加中國第四屆速記學術交流大會,曾專程前往四川廣漢速記秘書學院參觀指導。期間,居老為四川的速記發展出謀劃策,同時,居老還對四川廣漢速記秘書學院為中國速記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讚揚。居老不但時刻關注帶動著四川省速記事業的發展,也為振興中國速記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逝世是我國速記界的巨大損失。
居正修老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為中國速記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我們將學習先生嚴謹治學、敬業奉獻的精神,為使我們的國家真正儘快地步入一個高速度、高效率的資訊化社會而努力奮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