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亞 偉
30 年代,他發明了亞偉式中文速記; 90 年代,他又發明了亞偉中文速錄機。 他的名字與中國速記發展息息相關。 他的故事讓人感懷,讓人扼腕,讓人寬慰、讓人奮進…… …… 黨和國家對速記事業十分重視 在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上,毛澤東主席接見文藝工作者時,攝影記者拍鏡頭的燈光十分耀眼,使緊張的速記人員更加著急了,毛主席見此情景,停下講話對記者們說:“請你們靠後一些,不要影響速記人員的工作。”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接見外賓,服務員把速記人員的座位安排在門口。距離遠,速記員聽不清講話,被總理察覺後,立即把速記者請過來,坐在他的身後。從那以後,速記和翻譯坐在賓主後邊,成了外事活動的固定格式。周恩來多次指示:“新聞工作者和翻譯人員要學會速記。”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冀朝鑄,在 50 年代遵照周總理的指示,發奮學習速記,成了當時我國速記速度最快的速記員。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對速記事業發展十分支持,不僅精神上支援亞偉中文速錄機的發展,而且在財力上、物質上也給予了極大支援,扶持該專案的健康發展。談到這些,唐亞偉信心十足,一定要讓中國的速錄事業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 尋找他,我頗費了些周折。頂著夏日的炎炎烈日,我騎著單車在老北京撲朔迷離的巷子裏七拐八轉,疑是無路的時候,卻到了他的家。好像他把自己隱藏得很深很深,求得一份恬淡、清悠。 他就是中國文獻資訊速記學會會長、北京市速記協會理事長唐亞偉教授。一見面,我就被他硬朗的身體所感歎,完全不像耄耋之年的老人,渾身透出一種謙和、儒雅的氣息,精神矍鑠。他很健談,尤其是談到中國速記發展,言語鏗鏘,一泄如注。他把自己 60 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中國速記事業的發展上,孜孜不倦,矢志不渝,讓你感懷,讓你扼腕,讓你寬慰,讓你奮進。 選擇·創建·耕耘 唐亞偉原名恭漢,生於 1915 年,湖南衡山人。工人家庭出身的唐亞偉,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不僅學業優良,而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曾被推薦給當時的江西省“安息日會”會長當書記。由於職業的關係,使他對文字的書寫方法萌生了興趣。半個世紀前的一次偶然機會,他在南昌舊書攤上看到一本我國最早的關於速記的書《傳音快字》,沒想到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書,竟成為他人生的選擇,終生的事業,決定了他一生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目標——為中國速記學獻身。 1934 年,他發明了《亞偉式中文速記學》。這項發明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中文速記之先河。提起這段往事,唐亞偉依然興致勃勃。他說:“實踐出真知”。我們祖先在有文字之前不是就懂得了用繩子打結記事了嗎?那應該說是最古老的文字符號。後來又有了倉頡造字。其實那麼多漢字絕不可能是倉頡一個人坐在屋裏閉門造車想出來的,肯定是古代人在勞動實踐中創作產生出來的。倉頡做了一些加工整理工作。速記的產生,也來源於工作實踐。 他堅持把學科的創立定位在對勞動實踐的加工整理上,其中的艱辛、甘苦溶在了他曲折的經歷中,由於工作出色,年輕的唐亞偉先後被保送到三育中學和三育大學學習,並被推薦給校長當書記。他每天要記錄校長口述的大批公文、信件,校長口若懸河,搞得他筆走龍蛇。於是他試著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代表文字,書寫速度果然快了很多,他結合漢語的結構、讀音、語法學、詞彙學原理,同時吸收國際最新速記學原理,創造出“流線體中文速記音符總表”和“字元略法表”。 1938 年正式出版了《規格化亞偉中文速記學》。 根據各界群眾的要求,唐亞偉開始辦學,推廣速記。 1939 年,“亞偉中文速錄學社”正式成立,致力於舉辦速記講習班,推廣函授教學。 1942 年春,更名為“亞偉速記學校”,馮玉祥將軍出任學校董事會董事長,陶行知、李公朴、顧執中等擔任董事。 1945 年,在重慶亞偉速記學校籌集速記教育基金大會上,馮玉祥將軍發表了題為“速記的功用和發展途徑”的演講,結合軍事致勝中“迅速、準確、秘密”的三個特點,分析和強調速記的重要功效。他說:“我主張每個小學生,從三年級起就應該學習速記,這樣對於學生求學的幫助真是無法估計。” 辦學·推廣·挫折 解放後,特別是 50 年代是中國速記的發展高潮時期。當時中國學習蘇聯,而蘇聯特別重視速記學,蘇聯的每一個部門都有速記員編制,因而中國每一個部門也配了速記員編制。如全國總工會有 14 個速記員,中央黨校也有十幾個速記員,各部委都有速記員。亞偉速記學校,北京有總校,上海、南京、杭州、蘭州、重慶、新疆、香港都有分校。北京亞偉速記學校有一個專修班,由各機關保送人員來學習,一共辦了 13 屆,半年一屆,一直到 1955 年,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速記專業人員。外交部特別重視速記,部內還辦了速記班,由唐亞偉的學生執教。 1955 年,經陳毅副總理批准,我國成立了第一所政府開辦的速記學校——北京速記學校,仍以“亞偉速記法”為教材。儘管社會上流行的速記方式多樣化,但亞偉速記法始終是流行最廣的方式。從國際上看,只有原蘇聯、德國是國家統一的速記方式,其中如美國、日本都是多種速記方式並行,但美國推行最廣的是格瑞格方式。唐亞偉教授承認,他受格瑞格方式影響較大,在體系、系統上與這種方式有相通之處。 60 年代,由於中蘇的破裂,速記工作也慢慢鬆懈了。各部門速記員的編制改成了秘書編制,或由秘書兼任速記員,速記工作已不被重視。特別是“文革”中北京速記學校被迫停辦,速記符號被視為密碼、異端而廢止。只有陳毅副總理仍堅持在外交部開辦速記班,在遍佈世界的大使館裏,還有一些速記員為我國外交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陳毅說:“速記和打字是外交上的鬥爭武器。”過去我們同國外的談判,由於沒有速記員容易吃虧,所以外交部一直堅持速記工作。基辛格秘密來中國的時候,就帶了兩個速記員。周恩來總理也帶了兩個速記員,一位叫廉正保,一位叫胡鳳仙,現在都當了大使或領事。當時,他們都用的是亞偉速記。說到往昔的情況,唐亞偉十分勉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對亞偉速記的關注和支持,儘管教學停止了,但速記事業並未廢止。就是在五七幹校的日子裏,唐亞偉還創造了“漢字快速記錄法”,沒有終止他的不倦的追求。 節奏·效率·交流 改革開放的時代,正是中國速記事業的第二個春天。 深圳特區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說明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認識到了時間、效率、速度的重要性。過去公家辦事要送公文,沒有 10 天半個月答復不了,不講效率,往往失去了機遇,現在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是不能允許的。“ 80 年代初期,重慶市馮克熙副市長是重慶市速記協會名譽理事長,協會請我去作報告,我專講了秘書工作的時間效率問題,很受歡迎,後來聽說,重慶市政府發了一個通知,各部門的申請報告,應儘快批復,要爭取時間,越快越好。” 人們在觀念上發生了變化,對速記越來越重視。唐亞偉教授也煥發新的青春,抓緊對速記的研究並不斷有所創新。他先後完成了《打字速記法》、《 ABC 記錄法》、《速記機研究》等設計方案,為速記機械化、電子化開拓道路。 1981 年,他被推選為北京市速記協會理事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他一邊從事速記方面的領導,一邊從事學術技術研究開發,還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的速記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不斷瞭解、研究國際速記學發展的新動態,以便推動中國速記事業的新發展。 各國速記都經過手錄、機器錄入、電子錄入三個發展階段,而我國長期停留在手錄階段。唐亞偉向我講述了一個故事:“美國司法界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到中國訪問,其中有一位工齡 30 年的法院速記工作者勒爾森,他們經過北京時約好要見我,但陰差陽錯,與我擦肩而過。回國後,他在美國司法雜誌上發表文章,說在中國各地法院訪問座談,沒有見到一個速記員,只有書記員用漢字記錄,既沒有手寫速記,也沒有速記機。他感到很奇怪,不知他們是怎樣完成庭審記錄的,最可惜的是沒見到中國速記專家唐亞偉教授。後來,美國司法速記工作者協會主任簡尼芬隨其夫訪華,專門拜訪了我。他帶來一台美國速錄機,為我進行了現場表演,並希望由我來發明中國的速錄機。” “其實我早已有了中文速錄機的方案,只是無力開發。”唐亞偉的言談凝重、深沉、一股重負壓抑著他,驅動著他的靈感。幾十年他在中國速記領域內一直奮舉大纛,在他執著的人生追求中他決心邁出這歷史的一步。 在一次速記學術會上,他呼籲:“資訊社會,追求快速度、高效率,速記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中國應該有本民族語言的先進速記設備。” 挑戰·成功·輝煌 1995 年,在荷蘭舉行的第 41 屆國際速記聯合大會的展廳裏,各國代表驚奇地發現中國已擁有自己的中文電腦速記機了。因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用電腦速記畢竟是一個難題。是誰攻克難點,使中文電腦速錄夢想成真?唐亞偉,一個國際速記界熟悉的名字又闖進了他們的視野——“亞偉中文速錄機”。 其實,從 1993 年起,他就進行研製電腦速錄機。他的家裏成了實驗室。硬體上用木制鍵盤、塑膠制鍵盤、鐵制機殼。另一方面,在軟體上的配合,也經過無數次設計開發。他運用多鍵並擊的方法,把 12 個鍵子組合起來,幾個手指配合運用,形成很多不同的變化,而且要找到與手指配合的最便利的詞頻參數,經過多次調整、合理安排,才在 12 個鍵中打出 400 多個音節,完善地構成了漢字的組合。 我和唐亞偉一問一答,暢談著。坐在一旁的王小姐用亞偉中文速錄機記錄著。不慌不忙,筆記本電腦螢幕上清晰地顯示出談話的中文記錄。我為這種神奇的工作方式所驚異,唐亞偉卻平靜地繼續著侃侃而談。 “速錄機是多鍵並擊,一下按幾個鍵,雙手並擊,一擊出現兩個漢字。這種多指並擊的方法在生理上是完全可能的,彈鋼琴就是一例。我們用拼音的方法,左右對稱的鍵盤,一手可打出一個聲韻結合的漢字,兩手並擊,一下打出兩個漢字,即一個雙音詞。速度很快,完全可以跟上語言的速度,甚至可以在看打錄入的時候,每分鐘超過 200 字以上。一個人講話每分鐘大約是 180 字左右,速錄機完全可以勝任了。” “人的講話口語和書面語言是有差距的,口語囉嗦一些。我國語言學家、教育出版社社長張志公先生,也是我們速記協會的顧問。對他自己講話的記錄稿,他一看就說這是“速記稿”。如果按照錄音帶一字一句整理的口語進行,沒法看,太囉嗦。一個好的速記員,要有一定的寫作素養,才能打出高水準、高質量的稿子來。”唐亞偉講敘起來,語態平緩。他的兒子唐可亮補充說,在編碼攻關的日子裏,老人或是在斗室裏鑽研試驗,或是騎著自行車到圖書館查尋資料,到中關村電腦界“弄潮”,仿如年輕人一般奔波。功夫不負苦心人,唐亞偉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終於推出亞偉中文速錄機。 國家科委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填補了我國計算機電子速記技術的空白”,將其列入國家級火炬計畫專案;國家科委成果辦印發《關於召開亞偉中文速錄機成果推廣會的通知》,並主持大型成果推廣會,向全國推廣。 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對它進行了鑒定:“是一項成熟、實用的職業技術,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曾先後為“兩會”和世婦會等數百項會議做過現場記錄,全部做到了會議畢、文稿出,受到國內外同行及各方的讚揚。 事業·生活·情趣 唐亞偉在事業上光彩照人,生活上五光十色,情趣上豐富多彩。在他的名片上還有眾多的頭銜,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所教授、顧問,中國老教授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中文資訊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顧問,復旦大學北京校委會顧問,北京國際書畫藝術交流中心顧問等職。他曾先後在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暨南大學新聞系、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擔任教授,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他對書畫藝術有特殊的愛好和研究,年輕時他曾在上海主編過《中國生活》大型畫報,聯繫海內外許多書畫名家,如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賀天健等名家都與他有過交往。近年他還擔任過《跨世紀中國書畫藝術精品集》和《國際中華書畫攝影藝術精品集》的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委員。就是在鑽研攻關的日子裏,他也不忘提筆揮毫作畫題詩,以遣雅興。 一個人事業上有所追求,生活上很充實,他的心態就永葆青春氣息。儘管唐亞偉年事已高,但他清晰的思路、敏捷的思維讓記者折服。我試著打探他的身心健康的秘訣,他笑了笑,解釋說:那和速記有關,每天速記大量的資訊,也留駐了青春。 其實剛一邁進他的房門的時候,我已經掌握了他不衰老的秘訣。我的單車左拐右轉的時候,闖進了如意裏,名如其人,寓意他的事業萬事如意,他的居室為不老軒,名如其主,正是他心理的寫照。嚴格說,事業和生活對他並沒有什麼偏愛,不過是憑著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命運對他的一份偏愛而已。 潮流·法制·目標 談到目前國內許多地方仍在沿用手寫速記方式,唐亞偉提出,手寫速記的缺點是需要翻譯整理,照日本的規矩是 1:12 ,一小時的速記需 4 小時整理,這個效率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節奏,國際社會已經進入電子速錄時代,但手寫速記不會完全被取代,二者要共存共榮。 美國速記機已經十分普及,無論在機關還是在企業。領導人、總經理發佈命令、口授檔,一邊說,一邊在辦公自動化室裏有一個記錄員戴著耳機,操持速錄機做記錄,然後通過列印、複印或電傳、電話發出去,迅速即時地自動化完成。 唐亞偉曾率中國速記代表團訪問日本,在日本參眾兩院採用手寫速記,法院採用速錄機記錄。參觀了參議院、眾議院的記錄組。議員講話時, 4 個人坐在記錄席上,斜對面的兩人一組記錄 15 — 20 分鐘,然後倒班,一組記完下來後立即整理,最後用毛筆謄寫一遍,一本本存檔。但是日本法院已經普遍使用速記機。 亞偉中文速錄機已逐漸被國人所認識,並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文,“在全國法院系統大力推廣,使用亞偉中文速錄機,實現庭審記錄電腦化。”“庭審記錄的手工方式已經嚴重阻礙了審判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不能適應開放改革的需要……亞偉中文速錄機是將電腦技術和中文速記技術相結合的一種理想成熟的速記設備,是迄今為止庭審記錄電腦化的一種最理想的工具。”全國已有 200 多家法院適用了這項設備,並向全國推廣。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技術局向全國發出的《關於計算機工作的情況通報》中詳細講述了亞偉中文速錄機的性能特點,認為是實現庭審記錄電腦化的優選設備。 亞偉中文速錄機由曉軍辦公設備有限公司獨家推出,並為各界服務。目前,前來求助者紛至遝來。中央電視臺多次使用該設備,整理會議記錄。甚至一些電視劇組請七八個劇作家侃劇情,侃結構設計,請速錄員記錄下來進行編排。有一位解放軍作家,自己錄了一個 30 萬字的長篇小說,拿著錄音帶請他們幫助整理出來,說這是他寫的最快的一部長篇小說,只用了 5 天。為此,曉軍公司成立了一個速錄服務部,專門幫助各部門從事會議記錄,並整理錄音,忙得不亦樂乎。 儘管推廣、培訓工作還有很多困難,但出任曉軍公司名譽董事長的唐亞偉信心十足,他認為自己的奉獻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一定會逐步推廣,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盡微薄之力。 當採訪結束的時候,王小姐輕輕一按電腦按紐,一篇完整的“現場採訪記錄”從印表機的輸導板上歡快地吐露出來,帶著一縷清淡的墨香。我的欣喜、驚奇溢於言表,在諸多的採訪中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次。 |
*軍持天*文章拾荒者的惜字庫房 凡是跟我生命有關的文字,不管是世間、或是超出世間的相關,我都會把它逐一收藏在這裡!我只是一個愛好文章的瘋子....這裡是我走過人間山水之後得到的文字寶貝!!
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唐亞偉 驚天時速 唐亞偉先生與中國速記事業 [2005-10-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