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蟲洞書簡]-人生因浪漫而傳奇
作者:王溢喜
出處:蟲洞書簡-野鵝出版社
想過一種具有傳奇色彩的生活嗎?
生命要成為一則傳奇,除了要有冒險的精神外,還需要浪漫的情懷-對神秘的渴望,對平庸的反抗,感情的恣縱,帶點傻勁的理想主義,以及一點非理性.
浪漫,並非都是詩情畫意的.
俄羅斯總統葉爾辛讀大學時,在大一的暑假,決定作一次周遊俄羅斯的旅行.
但他身上連一個盧布也沒有,只帶著幾件衣服,一頂草帽和一顆熾熱的心就愉快的出發.
沒錢坐車,他就跟很多遇大赦而返家的囚犯坐在火車車廂的車頂,或卡車的頂棚上;沒錢住旅館,他就在火車站或公園的椅子上過夜.
每到一個大城市,他就遊覽個一兩天,然後打打雜工,甚至當家教,賺一些盤纏.在如此這般的旅行兩個月回來後,他一身襤褸,運動鞋底磨穿了,草帽稀爛了,運動褲薄得快透明了.
旅行的品質並不浪漫,浪漫的是他的心情.在旅行途中和歸來後,葉爾辛的心中感到無比充實和愉悅.
因為他不僅進入他嚮往已久的莫斯科.聖彼得堡,基輔,明斯克等大城市,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飽覽了壯麗的山河,而且見識了各式各樣的人和事,讓他眼界大開.
目前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未來學家"托佛勒,他所著的"未來的衝擊","第三波",和"大未來"三本書,根據一大堆的事實和數據來推測人類社會的未來,行文之間流露出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
但就"身為一個人"而言,他卻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浪漫主義者和傳奇性的人物.
他生平所做最"傳奇"也最"浪漫"的一件事是在讀大學時,竟然輟學到工廠裏當工人,而且一做就是五年,從事過各種工作,包括鋼鐵鑄造廠技工,汽車裝配廠金屬銲工,腳踏車廠漆工,操作過擠壓機,駕駛過堆高機,修理過貨車,輸送帶.
托佛勒後來說,它主要來自下面幾個動機:
一是他女朋友在工廠工作,他想跟她有同樣的經驗;
一是他想離開家庭,自立更生;
一是他想要先去見見世面;
一是他當時熱衷於馬克斯主義,希望進入工廠協助工人組織起來;
一是他想寫一本描述勞動階級生活的偉大小說,他所欽佩的小說家史坦貝克曾當過採葡萄工人,傑克倫敦曾當過船員.
工作本身並不浪漫,浪漫的是他的動機.一個人為了獲得文學獎而寫嘔歌愛情的詩篇,這是精明,不是浪漫;但一個人為了愛情而走進工廠,這是浪漫,不是愚蠢.
雖然我們無法明確指出葉爾辛和托佛勒早年的浪漫行徑,和他們日後的表現有什麼必然的關係,但他們都在年輕時代,就已顯露出讓生命成為一則傳奇的某些特質.
浪漫,並不是到詩情畫意的地方,做詩情畫意的事;而是一種恣縱的心情,一種理想的動機,那才是生命真正的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