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珠林巴(第一世敦珠法王)
敦珠林巴與八大嫡子唐卡
敦珠林巴與八大嫡子唐卡
掘藏大師鄧登多吉授記中雲:“乘黃紋花虎的超握羅(2)化現人相的黑魯嘎(3)世系列隊,猶如雪獅行進,持明傳代一十八”。此說並非人傳言。掘藏大師敦珠林巴亦多次教言:“彼世系十八代之前,生男皆為勇士,生女皆為勇士母。”天竺八十大成就者,藏地二十五君臣(4)等佛及菩提薩埵,有意為濟度眾生,弘揚佛法來到世間。
一、敦珠林巴略傳
首先介紹大掘藏師敦珠郎巴聖者:《傳記親教言》中記載,久遠時代,大法身佛陀金剛持,為了弘法度眾,於所化境示現色身,名號為南覺旺修力單多吉(瑜伽自在具力金剛)。
該世尊曾向千佛賜灌頂,被譽為三界法王,為了眾生,故發廣大願:“願賢劫千佛弘法未圓滿之前,吾傳承化身不斷,以宜眾生的調伏方法,廣行濟度有情事業。”適時出現數百位大德化現弘法度眾。我們的佛陀,因時示現的聲聞舍利弗多羅,持明慶嘎拉,卓晚傑瓊洛紮,嘎拖當巴,夏真言喀那巴,黑巴曲君,仁增·敦登多吉,敦登若巴咱。爾大師把當時被稱為:“黑紮白紮”(5),現今稱這帶為“洛那嘎”(6)的妖魔部眾轉為正法後,於木猴年隱入蓮光刹土。此後,在五百濁世時,為鎮兇殘的甲魔(7)、野蠻人魔和邊兵,鄔金蓮花生大士向彼賜灌頂。發願時,蓮師刹時雙目注視虛空的同時,賜授記教言雲:
嗚呼可憐濁時眾生,
妖魔邪願咒品所致,
敗壞意續相互誑欺,
無可信處自欺欺人,
積蓄牲畜如夢消逝,
下種之果蒙遭霜降,
饑病刀兵罹受魔難,
吾發願所化有緣者,
雖有部分善男信女,
卻無指路之善大師,
猶如盲人迷失方向,
引向無邊輪回之海,
外表僧相邪路騙子,
無見修禪黑暗之意,
執著追隨妄念之修,
尋求心觀心之苦樂,
誤思此為觀修究竟,
無知無行閒散而住,
放言此系圓印善行,
積業牽往色界人天,
大圓滿天日被雲遮,
錯將瑩蟲觀見太陽。
蓮花生大士賜畢教言,其座姿復原相狀。空行佛母益西措傑緊接著教導:
祈請蓮花生大士,
時至五百濁時代,
粗野眾生難救拔,
發願有緣諸眾生,
引入邪道黑暗中,
漂遊無際輪回境,
調伏宏業之使者,
持明聖者之化身!
言畢,蓮花生大士接著回答道:
請聽智慧空行母,
宿願所具善根士,
藏地朵康之下方,
佛法密咒之餘暉,
便有弘法所化處,
善持本宗之大士,
雖因他緣失自主,
力單多吉發願力,
度化部眾調伏力,
持明敦鄧多吉勝,
無有他處顯色身,
三界自在之上師,(8)
若能依止攝他心,
持明瑜伽諸父母,
千萬由旬撒飄花,
鋪展帛路奏音樂,
請送敦登紮布士。
言畢,敦登紮布厭離輪回,暗忖濁時眾生難以濟度,便雙手合什回稟道:(9)
嗚呼三世佛總身,
恒時依怙聖蓮師,
大慈大悲之法力,
祈請賜教吾聆聽。
言畢,蓮花生大士又賜教:
且聽敦登紮布咱,
濁時眾生難濟度,
前世夙願與結緣,
具緣弟子三千位,
便在汝之所化境,
一世能獲解脫者,
就有聖者五百餘,
王臣化現二十五,
此外還有度眾者,
掘藏化現十餘位,
成就密咒七賢士,
化身皆為汝子孫,
度化眾生無可疑,
持明之王便是汝,
化身多吉卓羅身,
護教嚴密請伴友,
前世結緣之父母,
請作其子吾事業,
時機以至現請去。
遵蓮花生大士的教令,由持明勇士空行送行,赴宿願結緣之父親賈貢·阿丹,母親莫查嘎種姓喔竹家,於藏曆繞迥十四木羊年(西元1835年)降生。三歲時,親見白顏空行母,引向十方佛國,得諸佛之灌頂授記。
八歲時,與其兩個妹妹,嬉戲玩耍在夏天的色達色曲河畔。一望無際的金馬草原和湛藍的天空,交相映照,三個天真的孩子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明淨的絢麗畫卷。
富於幻想的敦珠林巴,看到河心有一個很大的磐石,心想:我要是能到河中央的石頭上坐該有多好玩!可是,夏日的色曲河水不但深,且水流湍急,大人望而生畏,何況一個孩子家!說來奇怪,他看見從岸邊到水中央的磐石上竟然有一條彩虹的路。於是,他興高采烈地登上去,走了幾步,覺得猶如走到地上。正當他得意地坐在石上時,騎馬路過河邊的阿窩塔星和索保賽繞兩個大人十分吃驚地看見了,他們心想,我們騎馬都過不了河,一個小孩竟走到了水中間,莫不是鬼牽過去的!他倆商量了一番,認為,應該找一下他家大人,建議他們卜卦或請喇嘛念經。否則孩子要淹死了。當他倆來到大師家時,這個磐石上的小孩象鳥一樣隨後趕來,衣服上一點水漬也沒有。
大師十四歲時,一天晚上,他剛入睡一會,突然聽到一個很奇怪的聲音喊了三次他的名字,半夜裏叫了一次,天快亮時又叫了一聲,但大師知道是鬼在叫,他始終沒有答應。這時他又聽見護法神喊了一聲說:“你到放你弓箭的地方去一下。”當他按護法神說的來到自己的玩具弓箭處時,發現擱在一旁的馬鐙上蹲著一個很小的裸體小孩。大師用他的竹箭朝小孩放了一箭,小孩不見了,可是他將鐵馬鐙射穿了一個洞。木杆箭穿鐵是得到悉地的表現。
1860年,大師25歲。一天,他夢見一個紅色空行佛母,身穿白色短裙,對他說:“你到馬科哇呆爾的一個地方,那裏有一個很象大箱子的石頭,內有灑爾哈巴(10)的佛珠、一尊雕塑的度母像(11)、一張紙條。大師按夢中空行佛母的授記專程到了馬科哇呆爾的地方,念了經後,果然有一象箱子形狀的石頭從高聳的山頂上蹦了下來,內藏一紫膠製作的寶篋,包裹的一張紙條上有字,大師將紙條展開,其意說有一個很象大鵬的崖,在貌似脖子處內有伏藏。當時,天上有太陽,且又很奇怪地下著銀針般的毛毛細雨,一道絢麗嬌美的彩虹,橫空天際。大師看見空中有一位黑獅面的神,騎一匹黑色駿馬,一手持一杆紅纓槍,一手拿一面旗,只見他從空中用槍將崖一點,石崖上出現了一條裂縫,內有紙條,其上有字,說在土羊年冬天,你去色達阿拉(12)的地方會供。冬天到了,大師按紙條所示,到了阿拉,只見有座山崖,旁邊是森林。大師在此處會供時,祥雲和彩虹籠罩了山。崖高五膀處,有一半圓的石頭,他用石塊敲打了一下半圓石,發現有一個洞,內有各種伏藏寶篋,身語意之佛寶很多。但其紙條上說,只能用手抓取三次。於是大師只好抓了三把,結果是取出了七個寶篋。因缺乏一些特殊的因緣,故未取出很多的伏藏。掘出了部分伏藏後,順石梯下了山,當他下到山底抬頭再看時,石梯卻沒有了。
從二十五歲開始,掘出了廣大伏藏:《空行密隱線光明意明點》、《深密空行心滴地藏三部》、《淨相智慧網》、《深法意流》、《法界虛空寶藏》等兩類,《心藏深法四部》、《前行》、《生起次第明釋》、《諸壇城之匙》、《金剛舞化現妙法捷徑法要》、《自成理義續》、《知識金剛銳續》、《密主續》、《金剛乘精粹斷惑清源之深竅訣》、《大圓滿本性明旨不修成佛》、《本淨大圓滿深邃意續》、《標相符號序》、《耳傳續一成之百教言》、《修光明明點》、《十萬空行心旨》以及《送葬經》等二十餘部。為眾多弟子傳授本淨明空之見,不勞任其修者得慰籍,行離疑證果之竅訣無有餘地如瓶傾液般賜予弟子。先後湧現出了:熱貢更登仁波切、普托巴多吉朗傑、嘎拖色德仁波切、遼喇西繞威色等十三位虹化光身大德。當世解脫的有五百位。獲殊勝成就共同成就的持明大士多如群星,遍及青海、色域、康北、衛藏等地。
大師一生建造了很多聖物,諸如瑪爾多吉祥喜旋寺和鄔金桑鳶法輪寺院、大佛陀像、甘珠爾金殿,並成為大章賢劫寺主持。有一次,大師夫婦化緣到了石渠縣色西寺。當地僧侶瞧不起有妻子的甯瑪巴修行人,勉強將大師請到其寺院,晚上休息時,在一間大房子內,將夫妻的床分開安置。待夜深人靜時,年輕的僧人們從窗戶的縫隙中窺視他二人,只見掘藏師身上射出了一束耀眼的白光,佛母的身上射出了一束猶如紅寶石般晃耀的紅光。在倆人之間的空中團在一起,成了大樂雙運之佛身。窺視之人無不敬佩稱奇。第二天,該寺僧人為掘藏師夫婦上了最殊勝的供養。
大師的第八個兒子名叫多傑卓度。他說:“小時侯,我們家來了一位青海果洛州的大成就師,名叫藏巴竹千。
大成就者 藏巴竹千
只見他不慌不忙,用右手無名指對著盛了酒的空牛角,一會兒,只見酒從無名指端流向了牛角內。一是量沒有減,二是味一點兒亦未減。後來才知道,他根本把酒沒有咽下肚,而是儲存到胸部的心輪以上。
當他表現了後,對我父親滿不在乎地說:你這個人是大名鼎鼎的格樂得爾東(13),你也將本領表現出來,讓我見識一下。父親不慌不忙,將旱煙袋取來,裝滿了煙葉,點火抽了一大口煙,閉住氣,雙手十個指頭豎直了,只見煙竟然全從十個指端冒了出來。我當時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滿以為他們二人的手指頭全都是空的。”
敦珠林巴大師在《大密證悟記》授記中記載:“時年五十三歲時,親睹聖者觀世音菩薩實相,並教導說:汝之小子稱格保的(多智欽·晉美丹比尼瑪)便是咱王(14)之化身,亦是牟墀贊保法王之轉世;二子名叫班瑪多爾吉,便是馬爾巴譯師之化身;三子名叫藏朗旺傑,便是墀松德贊王,亦是世界格薩爾王之化身;四子名叫麥旁多爾吉,便是貢寧隱瑜伽士(偉北南覺);五兒子名叫智美噢色熱,是佛子無垢光之化現;六子名叫拉吾多爾吉,是神子倉巴東益(15),後為大勝普爾巴之化身;汝那七子名叫南喀晉美(華智仁波切),便是吾薩埵(觀世音)之化身;八子名叫多傑卓度,正是金剛手化現。上述授記所言,八個兒子便是八大薩埵子(即八大菩薩)。
大師一生妙轉講修二具法輪,不辭辛勞弘揚佛法,於藏曆繞迥十五水兔年(西元1903年)色身攝入法界(示寂)。
注釋:
(1) 萬傘——藏語言中對太陽的一種稱呼。
(2) 超握羅——蓮花生的八相之一。
(3) 黑魯嘎——忿怒金剛。
(4) 藏地二十五君臣——指八世紀蓮花生大師在西藏時期的二十五位徒弟,其中有國王和大臣。
(5) 黑紮白紮——古代指中國和印度的部分鄰近西藏的邊民。
(6) 洛那嘎——野蠻人。
(7) 甲魔——專指某種族或非人。
(8) 三界自在之上師——此處指護法神大梵天。
(9) 此處藏文原意有請假之意。
(10) 灑爾哈巴——印度八十餘位大成就者之一。
(11) 度母像——女佛,由觀音所化,共有二十一尊。
(12) 阿拉——地名,今指色達縣河西電站附近。
(13) 格樂得爾東——指藏傳佛教獨有的掘藏師。
(14) 咱王——藏族歷史上的遠古法王名。
(15) 倉巴東益——(四面梵天王)
二、敦珠林巴八大身子簡介
如上所述,敦珠林巴大師有八大薩埵子,其長子為咱王和牟墀贊普及大掘藏師桑吉朗巴等化現,此後為多智欽仁波切,名叫晉美丹比尼瑪。
尊者生於藏曆繞迥十四木牛年(西元1865年),父名賈貢·德慶多爾吉卓羅雜爾(敦珠林巴之法名)、母為食肉空行族,名叫索朗措。其腳掌上與生俱來有右旋海螺圖紋,圓滿一切相好。由上師至尊(父親)取名,晉美丹比尼瑪。並由第四世竹欽活佛門傑南開多爾吉認定為多智欽仁波切·晉美成列噢熱之轉世化身。在蓮展三根本空行聚院亞隆寺舉行座床儀式。
大師自幼天資聰穎,習文誦讀一學即會。以後去竹欽寺拜班瑪班則為師,聽受前行四念住,在鄔金晉美確吉旺保和牟活佛等高僧大德處,學習《入行論》時,夢光明映射中,夢見多欽則·益希多爾吉賜予一部經典。從那以後,證悟廣大。
八歲受巴珠仁波切(1)委派前往咱加寺向眾多信眾背講《菩提入行論》,使聽眾大為驚愕,生起恭敬之心。巴珠仁波切在一次講經時說:“遼喇班瑪鄧登圓寂後虹化,小孩多智如此講經等跡象表明,佛法教證還處於具圓賢劫時期。”尊者勤修前譯密咒中數部深奧教典。
先後依止門傑南開多爾吉、尼·麥旁曉曆南傑、貢珠雲丹嘉措、甲哇格西等二十多位教派無偏的大德,學習顯、密宗和各種文化。特別是長期依止歷代部主降央欽則王寶聽授修習薩迦、噶舉、格魯、寧瑪教派之卷帙浩繁的經典,八大教道統之灌頂和竅訣傳承。
特別是寧瑪派經、幻、心等教言伏藏及成熟解脫之竅訣,成為智證二具賢哲。在亞隆寺、多智欽寺等地的眾多弟子中,講授五部大論(2)及其它經典,不間斷地妙轉法輪。並在被稱為資麥劄乃貢瑪(3)令人神馳目爽的草地,其四周青松挺立,香柏蒼翠,其間棲息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歌唱生命自由的幽靜地建立了修禪點。此殊勝處成為他具足講修二輪的佛法弘揚傳承地。
培養了語成就大弟子,著名的嘎拉堪布晉美噢塞,阿聶堪布當秋威色,色須堪布阿旺嘉措,魯西堪布官確丹比卓麥,降央確傑羅珠,掘藏大師禮讓林巴等持三藏的堪布。還有無數主持寺院的大德;濟度有情的喇嘛、活佛;隱居深山的避世修者等頗具智者之才識的弟子,以及戒律嚴明的親傳弟子。
多智仁波切為繼承其所化之餘業,撰著了大量著作。主要有:《顯密理義釋品》、《修法生圓論》、《歷史言集》、《道歌及詩集》、《親授竅訣》等六大部。其語言風格並非顯示智者之著,或故作雕琢,深不可解,而是按所化之需。他的著作,智者究其含義深邃,常人閱其通俗易懂易記,要旨集中,文筆流暢,妙趣橫生。無論何種文體,始終緊緊圍繞竅訣這一主題,使讀者入神,並成為弘法及這一傳承的重要佛學經典。大師于藏曆饒迥火虎年(西元1926年)相好示現,攝入法界。
第二子,瑪爾巴譯師之化身,名叫班瑪多爾吉活佛,生於藏曆十五饒迥火兔年(西元1867年),其母親名叫空行索朗措。被確認為多智欽寺察察活佛之轉世,同時在蓮展三根本空行聚院亞隆寺舉行座床儀式,作雙規(4)弘法之主。尊者出家,成為身著黃袈裟之勝幡的聖者名揚十方。他一生勤于習誦聞思修輪,斷棄禪定輪,行羯摩輪,顯現一生修持平等,護法繞身邊等不共秘密征相。
有一年,班瑪縣王達部落的人搶了多智欽寺部落駝鹽隊的鹽巴。活佛帶了兩個人去找其部落的王達才佳頭人。頭人承認是其部落人幹的,但不處理。同來的倆人憂心忡忡,可是活佛卻顯得很坦然,當下帶二人到部落邊上的小山溝內住,當晚佛爺只是靜坐了一會兒。第二天一大早,王達才佳頭人拿了哈達,恭敬請班瑪多爾吉活佛到他住處,不但盛情款待,且追回了被搶鹽巴,一再表示歉意,並保證以後不再犯類似事件。
事後,方知當晚頭人家帳篷中央的立柱上看見有一個人頭骷髏爬杆子。且來了一隻狼,將其帳篷後面最關鍵的一根繩子咬斷,槍手放槍也未打准。他們都認為是班瑪多爾吉佛爺的護法神顯靈了。至今該部落的人一直崇拜這位佛爺。尊者歲至六十末去殊勝山蓮花光刹土,獲證悟之相。法體火化後,骨灰上皆有白度母像等奇異征相。
第三子,多欽則益喜多爾吉之轉世活佛,欽珠藏朗旺傑,出生于藏曆饒迥十五土蛇年(西元1869年),母親名叫格灑桑吉措。降生時,出現了多種奇特祥兆。與生俱來的聰慧,學文習字一教即能掌握,走向了賢哲行列,成為父親之寺,即大章寺的政教之主。他一生恒持三輪事業,西元1906年赴印度(今西藏領土)班瑪果(神山)聖地,于藏曆饒迥十五火羊年(西元1907年)色身攝入法界。
第四子,是瑜伽士貢甯威比南覺和切吾仁增慶莫之化現,名叫麥旁多爾吉,出生于藏曆饒迥十五土兔年(西元1879年),母親名為桑吉措。此至尊雖亦是一位成就的大瑜伽士,但歲至八、九歲時涅。
第五子,志美噢色活佛,仁增鄧登多吉《文殊密集目錄》中載:“持明玉紮寧波之化現志美噢色也。”
桑吉林巴的《子瑪爾護法複目錄》中載:“東下生多吉超羅(金剛忿怒)種姓芽名為如蘇三部意集法自在,吾之弘法傳承者”等數部伏藏授記中均有明確記載。父為掘藏大師敦珠郎巴,母為空行種族格灑桑吉措。
出生于藏曆饒迥十五鐵蛇年(西元1881年),三歲能言談識字。此後,其哥多智丹比尼瑪帶至藏慶寺學休息三部和密旨等無偏教派諸多經論,一學即會,一聽即懂,並按師父智慧幻化身傳承,遵循其身續麗日要旨,言續驅暗明燈,意續加持雲靄之教言。創立深藏不修證悟之修部。
上衛藏四山,下朵康六崗的弟子,無有餘地的賜予九乘之竅訣,引向成熟解脫之道。建造了師父法體鎏金舍利塔和百字明經輪。
在幽靜的尼卓達蒼處(5)創立了修習點和大殿;撰著了深寶藏如樹結果之論,明如鮮花之論,盛如茂枝之法,深如樹根之論意藏二種經論等深藏十六部掘藏法。向那措讓卓活佛,持明根桑尼瑪,授載赤誠多爾吉,班瑪卻培嘉措,出離者楞知仁增,猛咒索朗奔等四大法主和八大柱,二十五大弟子,八十分支弟子等海眾信徒賜灌頂、竅訣以及送葬儀軌等深義甘露證得二成就(6)。
該至尊以三根本護法和本尊如世人一般為師。除個別外,未依止世間上師。此外,尊者還掘出五種伏藏篋等大量伏藏之情況,處於文辭過多之慮而從略。若要瞭解該至尊廣大如海的三密功德,請閱《傳記明鏡》。
就這樣,至尊以悲智之力,一生只為救度無際眾生,于藏曆饒迥十五木鼠年(西元1924年)四月十日,色身攝入法界之際,天空佈滿彩光,嗩呐海螺聲聲,香氣四溢等顯現獲得二成就之征相。其法體虹化至一肘高,骨灰變成佛像、咒文、壇城等形狀。
第六子,是魯慶南喀寧保之化現,名叫拉慶道傑活佛。該尊者出生于藏曆饒迥十五木雞年(西元1885年),母親名叫阿交沙格桑志瑪。出生二十多天就會叫媽媽,會念六字真言等奇異現象。確認為色達西慶大則寺阿旁大師之化身,舉行了座床儀式。以後赴青海紮嘎哲宗聖地修禪數年,在返回途中示寂。
第七子,諸佛慈悲本色身,聖者蓮花手(7)化現,巴珠南喀晉美,誕生于藏曆饒迥十五土牛年(西元1889年)的一個良辰吉日。母親亦系格桑志瑪。被認定為紮·巴珠鄔金晉美確吉旺保(8)之轉世,在紮傑寺舉行了座床儀式,後成為該寺主持。他通達大顯密經論及文化,特別密宗方面的才學成為當時智者典範。尊者于藏曆饒迥十六土鼠年(西元1959年)示寂。
第八子,真實金剛手天法‧明珠多傑之轉世,最小的兒子多傑卓度活佛,出生于藏曆饒迥十五鐵兔年(西元1891年),其母名叫阿交沙格桑志瑪。
依止其父至尊敦珠郎巴,掘藏大師禮繞林巴等大德,證得成就。年僅二十余歲時其修行功德顯現有口皆碑。
一次,色達上求倉部落,有一位名叫多的大頭人,其父病故。他吩咐下人說:“你到多吉占德他們家,若四兒子或五兒子在家,請他們來,實在閉關或外出不在的話,只好請小的一個兒子湊合一下。”當下人匆匆來到大師家,正好只有他一人在家。
隨即他和來著一同到了頭人家。一進門,頭人的熱情立馬減了大半。經堂內富麗堂皇的法座卻不讓多吉占德尊者坐,將他讓在了旁邊一個不起眼且低矮的座位上。且聲稱請《東嘎寺》、《大隆寺》、《諾若寺》的僧人活佛來了再念經。
多傑卓度尊者明白了頭人的心意,他要求在院壩的草地上為自己搭頂帳篷。等帳篷搭好,他一進去就開始為亡者念頗瓦經(9)了。只見他念了一聲“呸”!死者天靈蓋正中約分分錢大小的一塊頭骨“嘭”的一聲衝開飛走了。
與此同時,坐在正屋的多頭人從其座位上倒了下來,同屋吃茶喇嘛的茶碗從手中掉下摔碎了。吃驚的頭人十分不好意思,漲紅著臉賠禮道歉,要將上好的駿馬供養尊者。但大師卻說:“將你早為我已準備好的老馬牽給我吧。”多頭人又驚又怕,無地自容。
大師一生在父親創修的大章寺弘揚講、修、行佛法大珍寶,還創建了鄔金桑鳶法輪院——龍夏寺、印經刻板大殿及其他聖物。
至尊向眾多弟子講授“深法密四部”及“送葬經”等。其高徒有:嚴寺?松繞仁波切、白玉確珠活佛、土登卻吉達瓦、嘎拖夏紮仁波切、尼東班瑪成列、江康活佛鄧珠多爾吉等猶如璀璨群星。尊者教言集四部有餘。
如此,繼不滅三輪弘法事業,于藏曆饒迥十六土豬年(西元1959年)在色達示寂。以上八薩埵之簡傳述畢。
此外,有祈請文雲:“殊勝女兒拉江白嘛薩爾、喀樂、巴措、南嘎四女,度母聖女之眾虔祈請。”敦珠郎巴還有空行益西措傑轉世化現示現人相,生死由己的四位女兒。
....................................................................................................................
注釋:
(1) 巴珠仁波切——亦稱華智仁波切。咱加寺在今石渠縣境內。
(2) 五部大論——般若、中論、釋量、俱舍、戒律。
(3) 資麥劄乃貢瑪——今青海省班瑪縣多智欽寺佛學院建校處。
(4) 雙規——政教,此指寺院和部落的事務與宗教活動的主持者。
(5) 尼卓達蒼處——地名。今色達縣大章鄉。
(6) 二成就——指佛法修持者達到的二種結果,此指共同成就(有八種)與不共成就。共同八成就,其他教徒亦可達到。不共成就唯有佛弟子才能達到。
(7) 蓮花手——專指觀世音菩薩。
(8) 巴珠鄔金晉美確吉旺寶——華智仁波切。
(9) 頗瓦經——佛經之一種,此指高僧大德專為亡者超度靈魂之經典。
轉載說明:本文節選自《怙主至尊班瑪塔確丹比堅贊仁波切及其持明法嗣父、祖簡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9c61801000a3y.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