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念頭和想法,就是你的資糧;差別在於自己累積的是善或惡的資糧?!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大圓滿前行筆記-念修金剛薩埵-2


 噶陀堪欽阿嘎仁波切 著-索達吉堪布 譯-

諸如拿殺生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立誓“我不殺所有殺不了的眾生”,那麼就具備了不殺生的戒律,並且獲得功德利益。如果沒有這樣立下誓言,那只是自性無罪,而不會得到戒殺的福德。因此,在家人,不管是男是女,假設能發誓“我不殺獅子、龍、大象等殺不了的眾生”,那就得到福德。身為出家人,最初也要發誓“縱然我生命遭難,也絕不殺獅子”,再加上“縱然遇到生命危難也絕不舍此誓言”,一定要用這兩個誓言的鐵鉤鉤住。再者,從一一眾生做起,這樣用戒殺的兩種誓言鐵鉤鉤住。

同樣,不予取等剩餘的九種不善,都一一發誓不犯;即便是我的肉被揪成一塊一塊而死,也絕不捨棄此誓言。每一個都應該用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同樣,發誓不造五無間罪,共有五種誓言,發誓不造近五無間罪,有五種誓願。發誓不造四重罪,有四種誓願。所謂的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師的財產;3.不居比丘頂禮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當然,享用修行人的食物並不是指所有修行人的食品,但如果某個修行人心裏決定期限“依靠此食品我在這個月裏修行”,假設享用了他那寥寥無幾的食品中的一點兒,那麼在他所想的期限裏,飲食就不足了。八邪罪:如雲:“詆毀白法贊黑法,減低行善之資糧,擾亂信士之內心,捨棄上師尊道友,脫離壇城對治八。”1.誹謗白法;2.讚歎黑法;3.對行善者積累資糧從中作梗,減少他們的資糧;4.對修善的信士說難聽之語而擾亂其心。後四種邪罪:5.已入密宗金剛乘壇城以後在會眾行列中發起爭鬥、惡語相罵、爭吵不休,背棄上師;6.已入密乘者遠離本尊;7.已入密乘者脫離道友;8.已入密乘者捨棄壇城。心裏立下不犯此八邪罪的八種誓言。

外別解脫戒斷除的學處,首先居士的四根本加上酒,立誓不犯有五種誓願;沙彌籠統的十戒,詳細的三十戒,一一發誓不犯相違的戒條。比丘戒第一是四根本罪,立誓縱然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有四種誓言。隨後是十三僧殘,發下不犯的十三種誓言。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種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違背不就犯,以兩個誓言鐵鉤鉤住。

接下來是菩薩乘甚深見派的十八種根本墮,加上願行學處共二十種,八十惡作,要立下“不違背這些”的二十種誓言。對於廣大行派的四種發心、八種加行、四十六惡作,都要一一發誓不犯。密宗裏的二十五條禁行戒,共同內外五部的內外兩戒,十四條根本戒、八支分粗罪,大圓滿根本誓言有二十七條,二十條支分誓言,無有、平等、唯一、任運四大誓言,心裏一一發誓絕不違背;遇到生命危難也不捨棄這樣的誓言。我們必須做到以這兩個誓言鐵鉤鉤住。心裏要想:對於自己能守護的所有戒,發誓絕不犯,對於不能守護的所有戒律,我要盡可能守護,祈禱上師金剛薩埵您加持令我相續完全得以清淨。如果真正立下誓言,那麼相續就會越來越清淨。相反,只是粗枝大葉、浮皮潦草地說“髮露懺悔,不敢覆藏,從今此止,永不再犯”起不到任何作用。

現行對治力,一般是指成為不善業對治的一切善法,但在這裏,是觀想金剛薩埵甘露降下、淨化的修法。自利法身的念誦之時,對所有上面的對境生起誠摯的信心,觀想上師金剛薩埵放射光芒,他利色身念誦的時候,對下面的有情觀修知母、念恩等等,從而萌生於心不忍的強烈悲憫之情,觀想金剛薩埵放光、收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