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09日 10:57 中國新聞網
據香港《明報》報導,“寧可我助天下人,不負天下人助我”,帶頭一擲600萬元協助香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富商余彭年,辦公室掛的這副對聯最能說明他的心聲。他已委託銀行,待他百年歸老後即將全副身家(約值40億港元)捐作行善,不留分毫給子孫。
余彭年的理由是:“兒孫要是有辦法,不留錢給他,他依然有辦法;要是子孫沒有辦法,留錢給他反而害了他。”
在湖南出生的余彭年,雖已屆87之齡仍然精神奕奕,說話中氣十足。他於1950年代私渡來港,曾做過雜工,拉過黃包車,憑努力勤奮獲雇主賞識,後來自立門戶從事地產投資,現時旗下酒店及地產業務遍及香港、臺灣及深圳。
被問及財產有多少時,操濃厚湖南口音的他笑答:“大約三四十個億吧。”
余彭年兩年前為“三四十個億”訂下一份慈善遺囑,將所有資產,包括房地產、公司及金錢,委託香港滙豐銀行做慈善信託基金,待他百年歸老後,香港、內地以至海外的慈善組織、政府及獨立人士,均可根據遺囑內的慈善專案申請贊助。
余彭年自80年代起即養成捐款習慣,行善至今長達27年,當年返回家鄉湖南建學校、醫院,“同鄉生病,沒有車,被抬七八個小時才到醫院,最後因延誤治療而死亡”,余彭年一口氣捐了10輛設備完善的救護車。他翻開記錄了歷年來在內地行善活動的畫冊,向記者展示一字排開的救護車圖片,如數家珍般點算(1、2、3……10,10輛救死扶傷車子)。
做生意經驗十足,當年身為“慈善初哥”的余彭年也曾被騙走過捐款,從此他親力監督各個慈善專案,每天工作“朝七晚十一”從事慈善工作。他說:“我受過教訓、交過學費,錢得來不易呀。”
余彭年其後以不同形式捐款行善,曾三度蟬聯中國最慷慨慈善家。他早年嘗過患白內障之苦,於2003年設立“彭年光明行動”流動服務醫院,購入15部醫療車行駛全國各省,免費為窮苦大眾做白內障手術。他說:“農村老百姓只有數頭豬牛,沒有錢怎可看病,他們的痛苦我感同身受呀。”
膝下兒孫滿堂的余彭年,慈善事業絕不假手於兒孫管理,“做好事不留給兒孫,怕他們靠不住、做不好。”他也沒有預留任何財產給8名兒孫及曾孫,他對財富、遺產的哲理是:“兒孫要是有辦法的話,你不留錢給他,他依然有辦法;要是他沒有辦法,你留錢給他反而害了他。”
被問及兒孫們是否知道他捐贈全副身家作慈善用途時,余彭年淡然說:“他們沒什麼反對。他們有工作,有住的地方,有車子,拿工資,衣食住行什麼都有,應該足夠的。”
曾五次在“胡潤慈善榜”榜上有名、又入選美國《時代》週刊2007年“世界14慈善家”,余彭年笑說:“我不太在乎名銜,但我得知自己榜上有名,也是一個很好的鼓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